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楹联创作的技巧

(2023-02-17 09:31:08)
标签:

旅游

美景

诗联

分类: 美丽霞浦
楹联创作的技巧
作者:霞浦楹联学会 林承强
国粹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一、掌握两个句式的技巧:
1.首句平起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
房前幽径春花艳;
屋后丛林鸟语欢。
牙小五(6)班 林天骏


霞光绚丽迎新岁;
浦水丰饶享福年。
牙小四(1)班 阙思妍

兔回大地千家乐;
龙舞神州万象新。
牙小四(2)班 蔡文熙

百花竞艳春光美;
万马争先时代新。
牙小五(5)班 谢晨羿

凤凰山下春光美,
虎屿岛中气象新。
牙小三(5)班 方兴丰

2.首句仄起句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
喜地欢天歌盛世;
富民兴业展鸿图。
牙小五(5)班 温丛崟

春夏秋冬迎瑞彩;
东西南北保平安;
牙小五(4)班 林浩鸿

寅去卯来生瑞气;
虎归兔到映祥光。
牙小五(1)班 张书裕

虎去犹存威猛劲;
兔来即现瑞祥风。
牙小四(2)班 陈振科

冬去山清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牙小四(2)班 王语晨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迓新春。
牙小四(6)班 陈宁

虎去威犹在;
兔来业更兴。
牙小四(5)班 雷正杰

虎去雄风在;
兔来瑞气生。
牙小四(5)班 郑佩琳

小结:
1.首句平起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首句仄起句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掌握马蹄韵的技巧:
1.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这是马蹄韵对联规则的精华所在,因状如马蹄的节奏,“马蹄韵”因此而得名。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
原联:
珍惜黄金时代;
莫负美好年华。

这是错误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修改联:
珍惜黄金时代;
追求美好人生。
正确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2.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例:
春雷响风调雨顺;
疫病除国泰民安。(今声)
牙小五(4)班 兰欣宴

七都港虾欢鱼跃。
杨家溪水绿山青;
(本联为传统的自对联或边对联)
牙小三(5)班 王盈清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的故事。
小结:
1.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
2.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三、不合掌的技巧:
什么叫合掌?是指上下联以同义词对举,内容重复的弊病。对仗最忌合掌。如何不合掌?对句中的词语要有两层意思,即所谓“貌合神离”。
如: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请大家判断下面哪副楹联犯合掌?
第一句:
虎辞华夏威严在;
兔跃神州祥瑞来。
牙小五 (5)班 兰成恩
第二句:
虎辞华夏威严在;
兔跃家园祥瑞来。
第三句:
虎辞赤县威严在;
兔跃神州祥瑞来。

注:华夏,指民得其生,国得其昌,政得其远;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华以华夏自美。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
神州,俗称"神州大地",又名"赤县神州"、"九州"(中国) ,是属于华夏民族的民族共同地域。
赤县,指华夏、中国、中土、汉地。广义的赤县仅指汉族之地;狭义的赤县仅指天子直辖之地,即京畿地方。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因此,我们判断第三句犯合掌。
小结:
如何不合掌?对句中的词语要有两层意思,即所谓“貌合神离”。
四、词性对品的技巧。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
判断以下对联,哪副楹联词性不对品?
(一)
竹报平安人快乐;
花开富贵室飘香。
(二)
竹报平安人快乐;
花开富贵岭葱茏。
(三)
竹报平安人致富;
花开富贵果飘香。

注:快乐是形容词,飘香是动宾结构。两者不成对。因此,第一副对联词性不对品。
课堂小结:
一、掌握两个句式
1.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掌握马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其节奏点在最后一字。
三、避免合掌:对句中的词语要有两层意思,即所谓“貌合神离”。
四、词性对品: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词,词性相同。
(原创楹联由福建省楹联学会创作基地----霞浦县牙城中心小学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