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公山庙会

(2015-06-02 09:18:29)
标签:

文化

虎山镇海水浴场

烧烤

圣公山

岚山第一海水浴场

分类: 岚山旅游

http://s10/mw690/003K1whQzy6SK7sVGE9f9&690圣公山庙会

  圣公山庙会,据考证,起源于唐代。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圣公庙,以后就于唐代年年举行,每年定期是寒食的前一天开始,清明的后一天结束,届时四天,成为传统的节日。直至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战争频繁,庙会终止。现在的青年人对庙会很陌生,甚至一无所知,而凡是亲临过庙会的老年人心中都有一份美好的回忆。

  圣公山位于碑廓正北方向,海拔295.7米,东西走向,面积约1.5平方公里,西面有鸡冠山,东南面有韩家山,处于两山环抱之中。

  举行庙会的时间是阳春三月,圣公山处处山石林立,林木丛生,山泉流下,形如长蛇,又如彩绸环绕,侧耳细听,泉水如琴,山谷幽静,山上云涛滚滚,山中鸟语花香,山下草木青青,使人感觉如临仙境。

  圣公山庙会每年定期举行,如果遇上了大旱,人们向圣公老爷祈求甘霖,降雨后也举办庙会,以答谢神灵。

  圣公山庙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圣公庙庙产,有山场和田地,不够的由圣公山周围村庄的大户凑或捐,由圣公庙和尚主持,庙会前,庙会和尚请当地有知识并德高望重的人做会主,由会主向周围四十八个庙会村的大褂子客发出贴子,同上圣公庙焚香烧纸,议定庙会程序,派人去外地请戏班,同时请人布置戏台,扎神台。

  戏台在圣公庙前的开阔地,面南而设,戏台三面立起木桩,用芦席围起,上方覆席棚,彩旗、彩带装簇一新,使其花花绿绿,氛围浓厚。戏台两边贴有大红对联,对联请当地写字最好的人所写,对联的内容每年更换,常用“三寸舌谈古论今有甚说甚,五尺躯扮文武演谁象谁”、“不大地方可国可家可天下,平常人物为将为相为名臣”、“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等联。

  碑廓、巨峰一带的老百姓都非常注意庙会,把它看成重要节日,庙会头几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几乎把心思都集中到庙会上,盼望着,忙碌着,不亚于办喜事和过年,不少人用车搬远方的亲戚来赶庙会,当家长的要精打细算给家庭成员每人发一份看戏钱,在地主家里干活的觅汉也要放假四天,雇主也要发一份钱好买好吃的,平时难得出门的姑娘、媳妇此时也照常放假,可以出门赶庙会,于是忙着做花衣裳,精心打扮自己,小伙子更急于到人群中热闹热闹,显示显示自己,中老年人也巴不得借此时解脱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疲劳和枯燥、柴米油盐的困扰、人情世俗的缠绕。会亲友、叙家常,轻松一下。所以,在圣公庙山区留下一句话“神仙都放三天工”,意思是这几天神仙都不工作,去赶庙会,生意人则不然,特别是做食品、茶水、玩具、小百货生意的,则在庙会开始前就忙着备货,准备充足的货,以在庙会期间多挣一些钱。

  庙会的那一天,装扮簇新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象洪水般的涌上圣公山,戏台前由低而高,由近而远,凡是能看到戏的地方,到处都挤满了群众,普通人带板凳或择石而坐,富裕的户则自家搭看台,碑廓的“丁、牟、秦”,安东卫的“苏、胡、杨”等大户女眷都坐在自家的看台上看戏,男的则打着伞,在家丁的簇拥下看戏。曾有一流传一时的笑话,大户人家的阔公子有打伞在前面看戏的,后面站着的看不着,就用土块、石块扔上去打伞。大户人家的家丁看见主子被打,就急忙喊:“哪个坏东西打伞的,不能打”。有众多人以为是骂自己主子的,忙跟着喊:“哪个坏东西打伞的,不能打。”所以使阔公子打伞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演戏的时间是在每日的辰时初刻开始,至酉时中刻谢幕,演出开始,先燃放鞭炮,接着戏子着装整齐出场亮相,先拜圣公老爷,然后展示“天宫赐福”、“鸿福齐天”等字样的画卷,再拜会主和社会各界绅仕名流的仪式,仪式完毕,即开始唱戏。唱的剧目,早在戏台一侧用大红海报公布,庙会请的戏班大多是碑廓和安东卫的,有时也请日照城、青岛、青口的戏班,唱的戏大多都是传统剧目,如“打金枝”、“打鱼杀家”、“四郎探母”、“铡美案”、“马前泼水”、“东吴招赘”等。有时乡绅为了争强斗胜,自己出钱点戏,山西头胡建枢点了一曲《钓金龟》,有句台词是“上河不钓下河钓”。河口董建廷见有失河口的尊严,第二场便点了一曲《胡公子抢亲》来贬低山西头胡家。争强也好,斗胜也罢,反正乐了看戏的,能够多看一曲戏。

  戏场周围是服务业繁荣的地方,卖小锅饼的、卖羊肉面的、开汤锅的,荤素炒菜应有尽有,各式各样的商品,抽签的、算命的、相面的、拆字的,或挑着挑子,或担着担子,做小买卖的生意人,云集四周,甚是热闹。

  看戏期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平时难得相见,热闹场上见了,手拉手,话桑麻、叙友情、问寒暖、啦家常,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到庙里拜竭圣公老爷,有的去辨别古老石碑上模糊的残字,阅读圣公庙遥远的历史,也有好事的人到圣公老爷面前讨诗签顽耍。山后曾有二人被圣公老爷处罚的一段笑话,山后张李二人来赶庙会,无意中想到圣公抽签灵验,我们去讨一签试一试,结果抽签释文是:“张老四,李老三,有意来赶会,无意来讨签,一樽纸,两挂鞭,猪头三牲摆香案,快快各去办。”张李二人乖乖的买来了纸鞭、猪头三牲摆上香案。以后凡是去赶会者,没有大事,没有敢讨签的,以免使神灵发怒。

  圣公山庙会散戏以后,就要下一场大雨,谓之刷山雨,传说为了圣公山寺干净,庙会期间,无拘无束,什么样子的人都可以来,会带来不干净的东西,所以等散戏后要下雨冲刷山寺。

  “七七事变”后,战争频繁,这里曾发生一起老六团和顽匪朱信斋的战斗,庙会自然消失了。解放后,人民安居乐业,精神生活有了崭新而丰富的内容,民间大规模的自娱自乐,庙会活动自然被淘汰,但圣公山区的老人们忘不了过去一页,更希望有一天历史的开发,成为名胜旅游区,使圣公山庙会在蒿草丛中重放异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