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的成功秘诀:人力资源动力系统
(2019-11-14 15:48:53)
标签:
企业文化新优势人力资源海底捞 |
【小柿子说】谈起海底捞,很多人都会说它做的很成功。但对于它为什么能成功,却又知之甚少。今天,奥园文旅·周聪就来跟大家谈谈海底捞的成功秘诀,其中包括海底捞的动力系统、激励和绩效管理方法等内容。本文篇幅较长,大家一定要耐心看哦。另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新优势企文人优享会」每月都将不定期组织企文人的精彩分享,想入群的赶紧联系小柿子(13724357666
微信同号)!
提到海底捞,大家会想到什么?
海底捞经营现状
海底捞现在已经不是一家火锅餐饮企业了。海底捞构建了阿米巴模式,有了自己的生态系统。海底捞集团下面已经拥有了很多分公司,包括蜀韵东方、海鸿达、怡海国际、海海科技、U鼎冒菜等。
首先,说一下餐饮行业的特点。餐饮企业大家想到的卖点可能是菜品安全、卫生环境和服务。基于此行业特点,海底捞在设置自己的战略和组织架构的时候有着长期计划。
这张图是海底捞首任校长王奋老师在担任微海大学校长的时候,对海底捞的总结和评价。这个也是海底捞的员工、顾客和财务的驱动关系。对于员工,他们是要做到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在企业内部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对于企业,员工要有高度的认同感,和敬业度,把员工最基层的这部分如果能够打造好,就可以继续往上走,也就是要做好客户感知。员工是整个驱动关系的最底层的,也是最低的维度,如果连这个维度都没有打造好的话,就无从谈起第二第三层的驱动关系了。所以在打造员工的环节,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关注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极高的敬业度,员工围绕这四条线去做,就非常清晰和明了,那么有了这样的员工打造目标,他就可以往上走。才能够有精力有心思去提供高品质的可口的菜品,提供快捷得体大方的服务。才有口碑的传播,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服务是行动,而不是形象。这里强调的是行动,为什么要强调行动?即便有天花乱坠的制度、目标和计划,如果不通过行动去解决形象,再好也没有用。我们可以看一下海底捞的服务员,不是每个服务员都特别漂亮,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店里,服务员都是用小跑的,他们不会走,如果有人在店里走,就会有同事来提醒他们一定要小跑。
这个截图是张勇在2009年的新年致辞上面说的一段话:在海底捞内部,我的梦想,我们的梦想正在破灭,一些人品不太好的人混在企业的一些关键岗位,员工财物被盗窃,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现象正在肆意蔓延。这些不良的现象将我们海底捞搞垮,以前我们必须携起手来战胜他们。
因为跟客户接触的是服务员,她在最一线,对战况最了解,能够看得见战火,那么这个权限就交给服务员,如果做不到信任,做不到对员工的认可,员工也无从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他们的关爱,他们也无从感受到自己的归属感,所以这点上面也就解决了员工归属感、认同感的点,其实是一箭双雕的做法。
这张图最下边是检查、评比和奖惩。第二级是天鹅行动,第三级是ABC门店的评级。第四级是ABC小组的评级。最顶端是A级店有资格拓展店。
这个是员工的成长通道的图形,也叫做爬山图。员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成果,然后一步步去晋升,最终的目标是大区经理或更高的层级。
海底捞根据店长不同时期,对店长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店长赋能这块,由1.0现在已经升级到2.0版本。原先海底捞对店长的要求是经营能力、员工培养能力、财务分析能力、采购物流经验能力、信息化技术掌握、沟通能力、制度执行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个是当初海底捞创业初期对店长的素质要求。发展到现在,进行了创新升级,现在店长赋能2.0版本,是店长必须具备经营能力、培养员工能力、专业化支持的能力、授权机制的管理能力、文化的基础、创新机制,以及信息化的支持,这个是海底捞对于店长能力的要求,它的最大变化在于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支持,以及授权机制和创新机制的管理。
什么叫经营能力?经营能力就是我要开什么样的店,这个店要开多大的规模,店应该选在哪里,要服务什么样的客户人群,竞争对手是谁,风险在哪里,预算是多少,这些全都得考虑进去。店长不仅要会经营店,还得把下属培养起来。这就是他们的师徒制所带来的驱动。成功等于这个组织加战略的称号。
所以,店长收入虽然非常丰厚,但是也要看到他所具备的能力和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其实海底捞员工学历普遍是不高的,信息化技术对于他们是非常大的挑战。那么他们在人岗匹配的环节,信息化技术当然就是他们现在必须具备的素质,必须得会。可能在我们看来,打字发邮件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在海底捞内部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当时为了解决发邮件这个事情,还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对员工进行训练,让每个员工都学会打字,这个阶段他们已经跨过去了。企业在每个阶段的经历,都是企业在解决这个阶段问题时,和所考虑的组织能力提升,战略目标的方向的定制有很大关系。
说到执行力,他们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举个例子,员工设计海报,设计了31版之后,领导才满意,针对这件事情,领导觉得,如果下次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人了?就是领导交代的任务,你没有办法领会领导的意思。通过这个海报设计的案例,然后在内部做了一次深刻的反省和教育,执行力就开始慢慢抓起来了。
以上发的恩碧架和包丹袋这些故事在海底捞已经广泛流行了,这些果盘都是员工自己做的,陪娃娃吃饭也是他们员工想出来的,不断的创新。视频火锅就是刚刚说的那个失败案例。
海底捞的服务员,还分大厅和包间的,每个服务员的计件公式是一样的,但是服务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根据你的服务数量去决定你的工资的数额。
第一张图是组织能力两个三角模型,企业想获得持续成功,就必须是战略乘以组织能力。大家要关注的是中间的这个称号,它其实是倍增的符号,就是战略和组织能力,任何一方都不能弱。一旦有一方很弱,那么它的倍增的效果就不一样了。所以说人和组织的匹配是服务性企业永远绕不开的课题。一个企业想获得持续的成功,在战略的制定上和人员组织能力的打造上,必须要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目标计划,要不然我们在持续成功这条道路上是走不远的。
第二张图是评比激励的六问。每个企业都在进行很多评比,但在评比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评?我们评比什么?我们怎么评?谁来评?什么时候评?怎么奖惩?评比背后的思考,可能是我们更要去做的。
当然有评比就有奖惩。惩罚并不在于罚员工多少钱,目的是让员工进步,得到更好的成长,这就是评比的意义所在。我们把这个意义说出来了以后,员工知道我们惩罚的意义,不会对企业有更多的抱怨吐槽,反而会更加的感激企业,感激身边的同事。
很多企业没有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愿景、使命、价值观,这个时候很多的行为是对员工进行取款,在员工身上吸血,把员工的灵魂和肉体拿来透支。具体的表现是什么样?威胁员工,反映的问题不解决,私下议论员工,对员工不诚实不真诚,看到错误也没有把员工的错误纠正,对员工的错误无动于衷,任由员工错误的发展下去,这些行为和举动都是对员工未来成长给予很不职业道德的做法。
相信很多企业的员工,都不希望自己是被命令式的工作,这种企业其实是很缺乏人性的。员工反映的问题没有办法得到解决,这是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也是因为很多员工离职的原因。
给员工过生日的N种方法,下班后聚餐,找时间带员工出去活动,买花送小礼物,发祝福的信息。在我看来这些给员工过生日的方法其实还蛮老套,因为现在给员工过生日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是海底捞他们的比较喜欢的这种方式,但我更喜欢互联网企业这种多样性和与时俱进的时尚性。
海底捞怎么做。他们每天每周每月都有激励活动,在内部树立榜样人物,每天都会贴出一些优秀的服务之星,向他们学习哪里做的好,工作结束之后,在内部例会进行复盘,谁做得好,谁做的不好,不好的改进。
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是融入到每个员工血液里面的,是整个团队的氛围,整个海底捞员工的氛围就是那样,他就是通过这种人代人,人感染人的组织形式,让员工觉得我在这个组织里面找到了一种归属,找到了家,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在这里可以看到未来,实现梦想。有这种感觉,企业文化才能够在企业里面落地生根,发芽壮大,才能够为企业去创造更多的效益和利润。
提到海底捞,大家会想到什么?
海底捞经营现状
海底捞现在已经不是一家火锅餐饮企业了。海底捞构建了阿米巴模式,有了自己的生态系统。海底捞集团下面已经拥有了很多分公司,包括蜀韵东方、海鸿达、怡海国际、海海科技、U鼎冒菜等。
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说一下餐饮行业的特点。餐饮企业大家想到的卖点可能是菜品安全、卫生环境和服务。基于此行业特点,海底捞在设置自己的战略和组织架构的时候有着长期计划。
这张图是海底捞首任校长王奋老师在担任微海大学校长的时候,对海底捞的总结和评价。这个也是海底捞的员工、顾客和财务的驱动关系。对于员工,他们是要做到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在企业内部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对于企业,员工要有高度的认同感,和敬业度,把员工最基层的这部分如果能够打造好,就可以继续往上走,也就是要做好客户感知。员工是整个驱动关系的最底层的,也是最低的维度,如果连这个维度都没有打造好的话,就无从谈起第二第三层的驱动关系了。所以在打造员工的环节,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关注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极高的敬业度,员工围绕这四条线去做,就非常清晰和明了,那么有了这样的员工打造目标,他就可以往上走。才能够有精力有心思去提供高品质的可口的菜品,提供快捷得体大方的服务。才有口碑的传播,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服务是行动,而不是形象。这里强调的是行动,为什么要强调行动?即便有天花乱坠的制度、目标和计划,如果不通过行动去解决形象,再好也没有用。我们可以看一下海底捞的服务员,不是每个服务员都特别漂亮,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店里,服务员都是用小跑的,他们不会走,如果有人在店里走,就会有同事来提醒他们一定要小跑。
这个截图是张勇在2009年的新年致辞上面说的一段话:在海底捞内部,我的梦想,我们的梦想正在破灭,一些人品不太好的人混在企业的一些关键岗位,员工财物被盗窃,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现象正在肆意蔓延。这些不良的现象将我们海底捞搞垮,以前我们必须携起手来战胜他们。
因为跟客户接触的是服务员,她在最一线,对战况最了解,能够看得见战火,那么这个权限就交给服务员,如果做不到信任,做不到对员工的认可,员工也无从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他们的关爱,他们也无从感受到自己的归属感,所以这点上面也就解决了员工归属感、认同感的点,其实是一箭双雕的做法。
这张图最下边是检查、评比和奖惩。第二级是天鹅行动,第三级是ABC门店的评级。第四级是ABC小组的评级。最顶端是A级店有资格拓展店。
这个是员工的成长通道的图形,也叫做爬山图。员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成果,然后一步步去晋升,最终的目标是大区经理或更高的层级。
海底捞根据店长不同时期,对店长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店长赋能这块,由1.0现在已经升级到2.0版本。原先海底捞对店长的要求是经营能力、员工培养能力、财务分析能力、采购物流经验能力、信息化技术掌握、沟通能力、制度执行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个是当初海底捞创业初期对店长的素质要求。发展到现在,进行了创新升级,现在店长赋能2.0版本,是店长必须具备经营能力、培养员工能力、专业化支持的能力、授权机制的管理能力、文化的基础、创新机制,以及信息化的支持,这个是海底捞对于店长能力的要求,它的最大变化在于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支持,以及授权机制和创新机制的管理。
什么叫经营能力?经营能力就是我要开什么样的店,这个店要开多大的规模,店应该选在哪里,要服务什么样的客户人群,竞争对手是谁,风险在哪里,预算是多少,这些全都得考虑进去。店长不仅要会经营店,还得把下属培养起来。这就是他们的师徒制所带来的驱动。成功等于这个组织加战略的称号。
所以,店长收入虽然非常丰厚,但是也要看到他所具备的能力和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其实海底捞员工学历普遍是不高的,信息化技术对于他们是非常大的挑战。那么他们在人岗匹配的环节,信息化技术当然就是他们现在必须具备的素质,必须得会。可能在我们看来,打字发邮件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在海底捞内部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当时为了解决发邮件这个事情,还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对员工进行训练,让每个员工都学会打字,这个阶段他们已经跨过去了。企业在每个阶段的经历,都是企业在解决这个阶段问题时,和所考虑的组织能力提升,战略目标的方向的定制有很大关系。
说到执行力,他们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举个例子,员工设计海报,设计了31版之后,领导才满意,针对这件事情,领导觉得,如果下次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人了?就是领导交代的任务,你没有办法领会领导的意思。通过这个海报设计的案例,然后在内部做了一次深刻的反省和教育,执行力就开始慢慢抓起来了。
以上发的恩碧架和包丹袋这些故事在海底捞已经广泛流行了,这些果盘都是员工自己做的,陪娃娃吃饭也是他们员工想出来的,不断的创新。视频火锅就是刚刚说的那个失败案例。
海底捞的服务员,还分大厅和包间的,每个服务员的计件公式是一样的,但是服务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根据你的服务数量去决定你的工资的数额。
海底捞的激励方式
第一张图是组织能力两个三角模型,企业想获得持续成功,就必须是战略乘以组织能力。大家要关注的是中间的这个称号,它其实是倍增的符号,就是战略和组织能力,任何一方都不能弱。一旦有一方很弱,那么它的倍增的效果就不一样了。所以说人和组织的匹配是服务性企业永远绕不开的课题。一个企业想获得持续的成功,在战略的制定上和人员组织能力的打造上,必须要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目标计划,要不然我们在持续成功这条道路上是走不远的。
第二张图是评比激励的六问。每个企业都在进行很多评比,但在评比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评?我们评比什么?我们怎么评?谁来评?什么时候评?怎么奖惩?评比背后的思考,可能是我们更要去做的。
当然有评比就有奖惩。惩罚并不在于罚员工多少钱,目的是让员工进步,得到更好的成长,这就是评比的意义所在。我们把这个意义说出来了以后,员工知道我们惩罚的意义,不会对企业有更多的抱怨吐槽,反而会更加的感激企业,感激身边的同事。
很多企业没有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愿景、使命、价值观,这个时候很多的行为是对员工进行取款,在员工身上吸血,把员工的灵魂和肉体拿来透支。具体的表现是什么样?威胁员工,反映的问题不解决,私下议论员工,对员工不诚实不真诚,看到错误也没有把员工的错误纠正,对员工的错误无动于衷,任由员工错误的发展下去,这些行为和举动都是对员工未来成长给予很不职业道德的做法。
相信很多企业的员工,都不希望自己是被命令式的工作,这种企业其实是很缺乏人性的。员工反映的问题没有办法得到解决,这是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也是因为很多员工离职的原因。
给员工过生日的N种方法,下班后聚餐,找时间带员工出去活动,买花送小礼物,发祝福的信息。在我看来这些给员工过生日的方法其实还蛮老套,因为现在给员工过生日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是海底捞他们的比较喜欢的这种方式,但我更喜欢互联网企业这种多样性和与时俱进的时尚性。
海底捞怎么做。他们每天每周每月都有激励活动,在内部树立榜样人物,每天都会贴出一些优秀的服务之星,向他们学习哪里做的好,工作结束之后,在内部例会进行复盘,谁做得好,谁做的不好,不好的改进。
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是融入到每个员工血液里面的,是整个团队的氛围,整个海底捞员工的氛围就是那样,他就是通过这种人代人,人感染人的组织形式,让员工觉得我在这个组织里面找到了一种归属,找到了家,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在这里可以看到未来,实现梦想。有这种感觉,企业文化才能够在企业里面落地生根,发芽壮大,才能够为企业去创造更多的效益和利润。
前一篇:如何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后一篇:项目管理中的价值观重塑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