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入地眼全书》乾龙之法】

(2019-09-09 23:14:33)
标签:

中华吉祥命名馆

分类: 风水文化
【联系方式】:电话:18864671931     微信:xcyunhe3324583   yunhe0745
【中华吉祥命名馆官方网站】:www.zhjxmmg.com  邮箱:xcyunhe@163.com
“凡乾龙起祖,卓立云霄如龙楼凤阁者”。说的是乾方来龙,要象龙楼凤阁,变挽错落有致,且高大而耸入云霄者,来形容乾龙的恢宏气势。“出脉过峡,起伏盘旋,布气行度,到头结穴,与众不同”。是在叙述乾龙骨架以外的成格条件,“出脉过峡”,高低孕育,“起伏盘旋”,显示龙的生命之征,“布气行度,到头结穴,与众不同”。这里虽然没有谈到理气,但对龙体的纯真程度提出了严格的规范,把乾龙的体态从始祖到少祖,再到龙身以致于到孕育结胎,都说的清清楚楚,象这样如此气势的龙脉,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其龙不可与亥同行,亥乃龙之曜鬼,先贤所忌,切宜详细”。这句经文就是强调龙脉的纯真而不宜驳杂,古时候的先哲们都很忌讳龙的驳杂不纯,我们做为风水的传承者,一定要记在心上。“若得单清过脉,地局端正,砂水全备,为龙之上格”。这句经文是说,如果龙脉就象我们所要求的那样,清纯而不驳杂,地局端庄大方,有龙虎砂相护卫,又有秀水环绕的柔情蜜意,这样的龙,才是龙之上格。“若得主星高耸,功垂社稷,泽及生民,恩荣奕世”。有了上格的龙脉,再得高耸秀丽的主星,这样的佳地一定会出惠泽黎民百姓,功盖千秋的国家栋梁,名垂青史。“中格龙结穴者,翰院声阶,日近天颜”。如果比着上格稍次一等的结穴,也会诞生朝庭近臣,亲侍左右,日理万机。“下格龙结穴者,亦发科甲,巨富,人丁”。是说即便是下格龙不如上格龙和中格龙尊贵,也能人丁兴旺,家庭富足,科甲有名。“若得殿上贵人者棸气,火星也”。这句经文是强调了神煞一一贵人星的作用,一旦贵人星相聚,必然形成“火星,火主礼,主文贵,主名声斐然。“上格龙主出将入相,大有功勋,名闻四海。中格龙结穴者,主尚书侍从,翰院荣封。下格龙结地者,主科地大富”。这段经文把上中下三种格龙结穴的规格高低,尊贵层次,说的非常明白,格局层次越高,贵气越大,格局层次越低,贵气越小,即便是格局层次最低的,也比没有龙脉的普通地好得多,充分显示了龙脉的重要性。“或火星变土结穴者,产状元,宰辅。或木星结者,出尚书,侍郎,或金星结者,主科甲屏翰。水星结者,定出翰林学士。土星结者,主科贡秀士,百万之庄,富压一郡”。这段经文把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星峰说了个遍,其结果都是既发文,又发贵,且发富,只是官职的名称变换而已。其主旨是在表达只要有龙脉的存在,任何星峰都是尊贵的。“总看龙之强弱,穴之有无砂之拱峙,水之澄清,案之朝拱,”。这句经文把龙真穴所需要的条件全都摆出来了:美砂拱卫,水之澄清,机案相朝,这是龙真穴的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五种俱备,方为是地,而有缺陷,便是鬼气”。这句经文是对上句经文的解释,左右护砂,入水出水,机朝供有情,复合了这五个基本的条件,才是真正的佳地,否则,就不是龙气而成了出灾祸的鬼气。“庸师到此,欢天喜地,假者好看,真者天秘”。这句经文是作者居高临下的感慨,并接着说:“明师到此,圆规方矩,自有道理”。是在说明风水名师到了这些龙脉佳地要循规蹈矩,缜密地丈量,都是必须尊循的规矩。“有德之家遇着此地,无德之家反是掏气”。这句经文做为乾龙法一节的结尾,宣扬了佛家的轮回思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报应关系。同时寄托了人心向善的必然愿望。
        《入地眼全书》一书是清代著名地理学家“野鹤老人”的峦头杰作,在论述风水的时候,一切都是以峦头做为评判吉凶祸福标准的。其实这些评判标准只是风水理论的一部分,根本就无法体现风水的真实意义,因为这种评判标准缺少了理气的作用。峦头为体,理气为用才是风水的全部,而野鹤老人根本就不懂得理气的理论实质是什么,如何实现体用的完美结合?所以,就谈不上理气的应用。无论大三式的奇门遁甲系统,六爻卦系统,四柱预测系统,大六壬系统,一刻也离不开时空这个重要的因素,风水当然也不例外,上元的地和下元的地能一概而论吗?今天的老太太在几十年前就是人见人爱的大姑娘,今天的大姑娘几十年后就又成了老眼昏花的老太太,这是再简单不过的浅显道理,有的人硬是固执已见,不相信理气在风水预测及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价值。《入地眼全书》自始至终都是以峦头理论解释风水和应用风水的,所以,这本书对于学习峦头知识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因为峦头和理气是相辅相成的,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体,二者缺一不可。
                         2019年9月9日于博雅书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