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细管电泳常见问题处理的“三板斧”

(2018-01-23 15:41:34)

毛细管电泳的有没有一种利器,或者说是办法呢?于是总结了处理毛细管电泳常见问题的三板斧,欢迎大家指正!

http://shop.superyears.com/static/uploads/editor/img/1516675035.jpg

第一斧:换。

电流不稳定?基线玩漂移?谱图没有峰只有“包”?怎么办?

换缓冲液。

换个干净的磨口瓶重新配置一份缓冲液,超声15分钟,换个新的注射器和滤头,再制备一份缓冲液进样,好多时候你会发现基线又重新走成直线了。

换样品。

蛋白放久了会变性,有的高分子时间稍久会聚集,还有的样品容易和管壁发生吸附。遇到这些情况就要考虑重新配样品了,有时样品很贵还要割爱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样品纯度达不到要求,比如生化纯的样品用毛细管电泳跑出来两个峰的情况很正常。

换管子。

电泳又“current leakage”了,冲洗很久也没解决问题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拆下毛细管看是不是管子已经断了,尤其要注意检测窗口这个整根管子的最薄弱环节。

换瓶塞。

瓶塞老化后会变硬,电极在插入样品瓶时若戳在硬塞子上就很容易折弯,还有就是塞子与瓶子不配套时也会有同样的后果。塞子上残留的液体还会引起电流泄漏和压力加不上去的问题。
 

第二斧:洗。

洗柱子:样品出峰时间逐渐延长,前后两针的峰面积差许多,或者是峰形一下变得惨不忍睹了怎么办?

用强的冲洗条件(比如高浓度的碱,延长冲洗时间,甚至提高冲洗时的柱温等)冲下柱子吧,好多时候都会有效的。冲洗之后最好用缓冲液多平衡一些时间,毕竟管子表面的荷电情况相当于重新“洗牌”了呀!

洗电极。

beckman的机器的电极是裸露在外面的,有些样品(尤其是生化样品)很容易在电极上发生吸附,还有的盐分会在电极上析出,这些都会使重现性变差。找一些干净的湿酒精棉布擦一下就O了,忌用纸巾免得引入新的污染源-纤维。

洗瓶子。

瓶子里残留的少量可溶性杂质也会对分离产生影响。有一次瓶子没洗干净就匆忙进样了,结果连基线都跑不平,折腾了小半天才发现几乎每个瓶子的瓶口都有一圈若隐若现的白圈(洗洁精的残留物)。

重新把瓶子超声烘干重新过滤缓冲,在上机器基线就又平稳了。
 

第三斧:超声。

样品溶解不了,或者是挥干溶剂后附在瓶壁上不肯下来,基线出现莫名的“山坡”或者是持续性的漂移,样品峰上出现诡异的“尖峰”,电极擦洗之后仍然会出现峰分裂,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用超声吧,相信每个实验室的某个角落或楼道里都会有这个声音不大却非常刺耳的家伙吧!但超声的促溶,除气泡,清洗的效果对我们做毛细管的人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细节上供参考的方法,至于实验条件的调整(如缓冲液种类和PH的选择,分离电压等等)还要靠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的积累。

但对细节的把握在建立实验方法中的重要性,相信每个做过毛细管电泳的人都会深有体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