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2018-03-22 14:09:28)数学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剪刀、尺子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一副纸牌(长方体盒装的),并从中取出一张,让学生分别说说一张纸牌与一盒纸牌形状有什么不同,引出长方体。
2、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指名说,并展示自己带来的学具。
(一)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学生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1、请同桌两人活动。
2、指名汇报,老师及时点拨。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进一步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顶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
学生活动二:从顶点、面、棱三个角度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巡视,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2、约5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
按面、棱、顶点进行交流。
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1页的表格中。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请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学具,找一找,一个顶点引出几条棱?谁能给它们起名字?
2、师引导叙述: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竖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高。
3、同桌两人活动:将长方体横放,侧放,指一指它的长、宽、高。
4、学生独立研究正方体的长、宽、高。
5、引导小结: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四)练一练:
2.填空:
(1)
(2)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本领?还有那些疑惑?
四、过关检测。
1、填空题:
(2)、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厘米,它的棱长是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四六二十四条棱。
(3)一个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它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因为摆法不同,所以同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小明想用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如下图。请帮忙算一算,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单位:厘米)?
五、课堂评价
1、说说你这节课表现最满意的地方。
2、老师对总体情况进行评价。
六、课外实践:用硬纸板做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一个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5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