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5-10-20 19:48:30)
标签:
佛学 |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每一个学生建立一定的数感,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价值的。培养学生的数感,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因此,数感的培养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注重对学生数感的培养,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并不断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景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2、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等等。
3、 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运算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一个算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结果。用什么方式更合适,得到的结果是否合理,这与问题的实际背景有直接关系。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切实了解计算的一样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已成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学生的数感会进一步增强。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数感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前一篇: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过硬的口算能力
后一篇:利用生活体验,趣中启蒙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