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光与影的魔术师-------安藤忠雄用光之道及其精神源泉浅析
(2013-10-26 14:11:37)
标签:
转载 |
二,安藤在建筑中对光的运用
1,自然之光:
安藤的住吉长屋体现了安藤对自然光线的追求。安藤设计这所关西民居时,将自然http://s10/bmiddle/4bd9e8e406d02f9b0b439光、风、雨等元素融入到了空间中,他在中间设计了一个庭院,让光从上方漏下,充满整个空间。照在墙体和庭院里的光辉使得原本狭小的空间显得宽敞、大气、柔和而且富有生命力。进入这样简洁自然的空间,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很舒适。安藤说:“建筑其实上就是向空间导入光线的工作,所以如何用光在一开始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且我知道当人们进入某一个空间时,如对面有光线照来,这时候心境是最放松的,因此我在进行设计师时脑海中会一直考虑光线和空间容量的因素。[5]”
2,神圣之光:
安藤在建筑实践生涯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设计手法是,利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创造大面积的明暗对比产生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特别是用黑暗来反衬光,突出了场所意义。
光之教堂:
http://s12/bmiddle/4bd9e8e44421e4c418cdb
圣的记忆。
水御堂:
水御堂大厅位于地下,其上是一个覆满绿莲的椭圆形大水池。当人们沿着水池中央的楼梯向下走,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水御堂大厅在水面下。大厅内部是一个用木头柱子做格网分割的圆形空间。室内和柱子漆成朱红色。安藤在水御堂大厅西侧设置了侧高窗,每当傍晚时分,夕阳余辉从大厅西侧的光庭映入水御堂,列柱投下长长的影子,大厅便充满红光,给人一种静寂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深刻体验。
http://s16/bmiddle/4bd9e8e44421dc12c499f
普拉默在《日本建筑的光》中曾写道:“水御堂中体验到的这种空间序列,并不仅仅意味着要达到一种内在精神,而且也通过一种光色逐渐引导变化,最终给参拜者以理想境界的感受。这种礼仪化的行程实际上是神秘而迷茫的,它构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探险,而这对灵魂的洗礼是必要的。这一行程始于一纯化的白色通道,它使人们摆脱尘世,进入一个空灵的世界;接着,伴随着微弱的蓝色光线和主见加重的黑色,人们进入到地面以下,在这里,最终出现了一种象征性的死亡和再生,我们的世界沉没在黑暗之中,而当我们突然看到一片强烈的、超自然的明媚红光时,顿时死而复苏”[3]
冥想之庭:
这座建筑基地为350平方米。整个建筑座坐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该空间有两个开口,但没有门扇,光线通过顶部天花周边带状天窗渗射进来,创造出了具有强烈精神冲击力的空间。安藤再一次运用了黑暗来衬托出光的神圣,人们能安静下来,在空灵静谧的氛围中进入冥想的世界。
http://s16/bmiddle/4bd9e8e44421dcf1357ef
3,变幻之光:
光在安藤眼中充满着变幻之美。“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幻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正是在这种不断变幻之中,光重塑了我们的世界。
在以自然光为唯一光源、被称为“日落闭馆”的织田广喜美术馆中,安藤在天顶和墙面交界处留出一条细长的空隙,自然光从此处漏入室内,柔和地照亮了墙上的绘画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束光不断变化,以致画作也时刻呈现出不同的样貌[1]。
小筱住宅是安藤对光的运用的又一佳作。小筱住宅的起居室顶棚有两层高,安藤采用了顶部采光的方法,阳光从顶部上渗透下来,倾泻在“纤柔若丝”的混凝土墙面,产生的动感的光影效果。
| http://s12/bmiddle/4bd9e8e44421dc16a415b | ||||
|
|
三,安藤用光之道的精神源泉
1, 日本文化
2,禅宗思想:
禅宗思想对日本民族影响深远。禅宗认为世间处处有禅机,“花开花落,鸟飞叶落”,万物的禅机和佛性等待着人们去体验、去顿悟。日本人的审美情趣中贯穿着禅的思想,人们追求纯净而幽玄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可以忘却烦恼,抛开尘世束缚,专注地进行禅悟。安藤是禅学思想很好的诠释者。他赋予混凝土以素雅、洗练、质朴的东方禅意美感,使建筑没有华贵的材料和精巧的装饰仍然耐人寻味。他用单纯而简洁的光,以及清水混凝土墙面的冷灰色色调,营造出一种沉静安宁和寂静的氛围。人在这样一种空间中,情绪会得到纯粹,心灵会得到净化,在精神上的修行也得以提升。安藤是将禅文化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相嫁接的实践者,他使禅对于空间的理解和态度,对于世界的哲学思考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最终开花结果。
3,自身经历与性格:
http://s15/bmiddle/4bd9e8e44421dc18a0d6e
安藤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是通过旅游和其它途径学习建筑。
早年对建筑艰难的追寻、求而不得的经历可能促使安藤对建筑工作有着超过他人的热爱和珍惜。安藤对自己的工具倾注着深刻的感情,对创造更是抱着虔诚的态度和宗教般的信念。安藤在建筑精神上执著的追求着自己理想的境界,当拳击手的经历在他的性格中留下了永不服输、屡败屡战的烙印,不会为了作品中标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去迎合业主。他的作品呈现出了最纯净最打动人的生命力和质感。多余的装饰,在这样的境界中显得无力且不协调。安藤忠雄曾感慨:“当去除了空间中一切装饰和外在的物体之后,我们在其中只能感受到插入黑暗世界的外界光线和自己踏过石板地的声音。正是如此,胜过了任何奢侈的建筑上的表现,创造出内涵无穷的空间。我在此处体验的全部,早已超越了对空间本身的感动,他带给我的是一个崭新的发现,启示了建筑的真谛[3]”。
安藤的作品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他渴望用光营造一种氛围,让参观其作品的人对生命有所反思。或许安藤平日经常思考生命,获得了很多深刻的感悟,所以也希望人们都能常常思考。又或许在他的作品表达的正是他本人独特的精神体验。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不过,从他的作品中,我能够感受到这位伟大的建筑家对自然、对生命的敬意。另一方面,我感觉到安藤很想将光用到极致。这种对极致的追求其实只是他建筑理想的一部分。在他执着的追寻着建筑理想的过程中,安藤忠雄上升到一种纯粹和超然的精神境界,他的建筑所呈现的纯粹和超然或许也是安藤精神境界的体现。
体味安藤忠雄的作品,我感受到了光所带给我的震撼,只是遗憾没有机会身临其境。闭上眼,我想象着进入安藤的建筑时的情景:周围一片黑暗,突然前方出现了耀眼的十字,立刻感到有种感动的力量在心中流淌,心情变得平静而安宁,耳边仿佛响起了唱诗班的歌声。我仿佛依稀体味到了安藤在万神庙穹顶泄入的天光中所获得的力量。我感动于安藤的作品,更感动于安藤作品所传达的意义。这位光与影的魔术师,和他的作品一样,耐人寻味,震撼人心。
(本文为课程期末论文,请勿转载或使用)
参考文献:
[1朱惠雯. 安藤忠雄-诗性的格斗家. 21世纪商业评论[J ], 2007(05)
[2]王建国 张彤. 国外建筑史丛书---安藤忠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尹海鹰,凌 陵,李 异. 安藤忠雄的用光之道.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J], 2007(02)
[4]滕军. 日本艺术
[5]杨澜. 杨澜访谈录.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