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荣来信——写给新闻专业学弟学妹

(2013-09-30 10:37:22)
标签:

高东的新闻课堂

分类: 课堂内外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丁 荣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迟迟难以睡眠。无奈之下,看了一部一直想去电影院看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其实没有去电影院看,也是因为我至今都没有女朋友。看完了电影,我感慨了,也释怀了。因为,我受到了电影剧情的影响,特别是电影中的一句话:学会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在绝望中找到希望。无论世事如何变更,我想我都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选择。说的通俗一点,作为一个建桥人,我的职业道路不算顺利,经历了多少坎坷,遭遇过多少失败,但是我始终都没有放弃。用一句言简意赅的古话来形容,就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上一次回到学校,一些我还认识的学弟学妹告诉我,学校领导、学院领导依然在把我的事迹进行传扬。新闻传播学院的某某领导、某某老师依然会在课堂上把我的事迹来作为教育后人的所谓“励志版本”。但在我看来,我的大学生活和电影里的成东青一样,是一个土鳖,我已经说了,我至今都没有女朋友。我没有说谎。当时在大学里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看不起我的人看得起我,哪怕我是一个建桥学新闻的,但我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屹立于沪上任何一个新闻单位。为了这一个理想,或许我失去了一段感情,放下了游戏玩家梦,甚至连自己高中时所喜欢的“诗词歌赋”、“之乎者也”也都放下了。

    放下不代表就一定是正确。因为现在每当我看到电子竞技的庞大市场,希望帮助《东方体育日报》从中捞取一杯羹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会玩LOL,不会玩DOTA,以至于我在采访CHINAJOY的时候,与电竞解说员海涛、与美丽的SHOWGIRL对话的时候,总在游戏专业上说不到一块去。当然了,我可以用我的专业,用其他的问题来简单搪塞过去,但最终呢?过得了别人,过不了自己的内心,我依然没有推动体育和电竞竞技的产业结合发展。

    但话说回来,有舍才有得。我放下了这么多,也比其他同学赢得了更多的实习机会。这其中最珍贵的,也是对我现在影响最大的机会就是在我大三寒假的时候,高东老师推荐我去了我现在工作的单位《东方体育日报》实习。或许很多领导、老师在用我那段的“教育版本”的时候,总是会把我“翻墙进去”、“第一次采访就专访朱广沪、孙继海”作为卖点,但回忆起那一刻,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主动交给高东老师的那一篇现在回头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样的《桃李杯足球赛的报道》。当时就觉得自己写得不错,模仿新浪赛报,敲打一番键盘,就装作“伪专业”地发给了高东老师。我至今都不知道为什么,高东老师看了这篇文章后,就动了想要推荐我去《东方体育日报》实习的念头。或许正如这几天我所专访的陈建州所说的,高老师就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贵人之一吧。随后我在东体实习的那一系列的所谓表现,想必各位老师都已经长篇累牍地作为“建桥新闻系自创教材”了,我就不再一一讲述。

    人在成功的时候,往往就会犯错,而且一犯错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用言简意赅的古语来说,就是我这篇文章标题的前一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当时,在建桥十周年校庆之后,一位校领导找过我谈话,她殷切地希望我能够去《新民晚报》,并表示她可以帮我推荐。当时的我真的有点自以为是了,觉得凭借自己没有什么不可以,也或许是太过于想要在新闻圈证明自己。这就像是《中国合伙人》电影中那个孟晓骏急于想要劝成东青让公司上市一样。从而后来尽管我去了《新民晚报》,但那一刻我已经脱离了现实。这其中的一段故事,想必老师也已经都说了。我也不再去重复。我只是想说,最终我是失败的,而且是一败涂地。从《新民晚报》到《劳动报》,我一直沉浸在失败中,所以一错再错。当我再次被《劳动报》拒绝的时候,我也彻底醒了,找回了真正的自我。在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自己其实不是骐骥,而只是一匹驽马,不可能靠一跃就走出十步路来。

    于是我就开始了自己的“驽马十驾”道路,这一走就是2年。当时看到网上有个《新闻晨报社区报》的招聘启事,说实话当时自己对于社区并不感兴趣。但毕竟也是解放集团旗下的报纸,于是也就报了。随后我踏踏实实地在那里实习了一个月,随后就拿到了1年的合同。尽管当时签了合同,但我就已经在内心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要回到一张日报,但不是马上。之后我就开始了社区报记者的生涯,其中的很多事情,想必各位老师也都说了。确实,在这里,采编、经营、发行都要做,我成长得很快。回顾这“驽马十驾”的2年,我觉得最艰难的不是去学习东西,而是怎么去坚持自己的理想,做到“功在不舍”。也就是电影中所说的,如何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每当我与街道领导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我没有忘记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御用记者;每当我看到单位同事混混日子,与女同事谈情说爱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不能和他们一样(也确实硬生生地放弃去追逐一位美丽的女同事);每当我看到美丽善良的女社工的时候,我却告诫自己不能和她们发生感情,否则我就会离不开。这两年是安逸的,但也是痛苦的。每当过去一个季节,我就在感慨岁月如梭,何日能够再追寻自己的理想,再次踏上新闻的征程呢?这种感觉其实比忍住不恋爱更加痛苦,但我始终没有去放弃。

    有时候,聚散皆是缘。就当我几度想要跳槽,最终都没有成行的时候,《东方体育日报》再次找到了我。起初的他们的需求就是想约我写《李毅评球》这么一个专栏,因为在我实习的时候,李毅大帝是和我关系保持得最好的采访对象。一开始我害怕自己还能不能行,对方还会不会理我。但是我知道,这是我难得的机会再次展示自己。于是我就开始给“大帝”打电话,想不到他还是记得我。于是一篇篇的稿子就出来了。那一刻,我感到十分幸福,有再次回到主场的感觉。终于,最后《东方体育日报》主动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希望我能够回去。这时候,我又面临着抉择(这之前,还有一家报纸同意录用我,但高老师认为不合适我,所以就没去)。毕竟我在《社区晨报》已经工作了两年,和街道上下都混熟了,彼此之间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有几个漂亮美丽善良的女社工已经让我心动。而最终,我选择了离开,这个选择是很痛苦的。或许之间,每当我半夜想起那几个美丽、善良、可爱的女社工的时候,我都会抱着被子默默流泪。或许有人说我傻,为什么不能事业爱情两相顾,但是我确实是做不到,因为我不是骐骥,只是驽马。

    人生有时候就是选择所组成的,选择总有舍弃,而有舍才有得。最终我放弃了社区报,再次放弃了我的一段感情。我就这样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东方体育日报》。让我感动的是,老同事们马上就接纳了我,他们是如此的包容,原谅了我之前所犯下的背叛之错,这一签就是2年的合同。于是我就开始卖力工作,领导对我的信任,我就用实际的工作来进行回报。很快的,我就作为报社的特派记者前往大连采访全运会,15天发回了3万字的报道。我再次回到了自己的主场,再次获得了近期目标的成功。

    我经历过失败,就不再会去害怕失去什么。因为,我曾经确实输得一无所有,已经习惯了在失败中寻找成功。

    最后,我想满足一下我的老师们的需求,写这篇文章,他们总希望我能够用自己的事例现身说法告诉你们一点什么。在此,我首先想告诉学弟学妹们,我只是一匹驽马,绝不是一匹骐骥,我今天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我靠着“十驾”的努力才换来的。我比常人所多拥有的,或许只是一颗“功在不舍”的心。其次,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是,当你们进入了建桥新闻专业学习开始,就要学会面对失败和绝望,学着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建桥新闻学子毕业之后进入主流媒体的很少很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新闻这一行正变得越来越市场化和功利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你想赚钱,或者是想轻松工作,那我劝你赶紧离开这一行,赶紧学个第二专业,早早另谋出路。如果你是有新闻理想的人,并且是一个有追求的人,那么欢迎你留下来,但是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是“骐骥”,想着去创造所谓的“奇迹”。我们建桥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新闻单位绝对不能做“骐骥”,而只能做“驽马”,你不能指望去靠“一跃”赶超复旦、交大的新闻“高富帅”,而只能用“十驾”来“吊丝精神”来“论持久战”。我不是给李毅大帝做广告,如果你不能放下身段成为一个“新闻吊丝”,那你就无法去在这一行逆袭。当然了,当了吊丝,千万不又要迷失自己,否则你就真的“吊丝”了。希望大家能够努力,继续加油,不要失去信心。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新闻圈也在变,我相信总有一天,新闻界会认识我们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的学子们,总有一天我们建桥新闻学子也能够跻身世界一流媒体之林。

    画完“饼”,在最后的最后,再说句真心话:如果你真想从事这行,赶紧趁早找个肯跟你的女孩子,先成家后立业。                           东方体育日报记者 丁荣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专业2011届毕业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