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香港小说与诗文学期刊投稿
香港小说与诗文学期刊
投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91
  • 关注人气:1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的听觉描写|《小说与诗》45期诗版编辑序/魏鹏展(香港)

(2024-10-17 23:16:05)
标签:

投稿散文诗

投稿小说

投稿新诗

魏鹏展

小说与诗

分类: 香港《小说与诗》编辑序

《小說與詩》編輯序:詩的聽覺描寫      / 魏鵬展 (香港)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聽到有時比看到更傳神,更動人,甚至更震撼人心。有日本學者認為唐詩中的流水聲讓杜牧感到安定平和,蟬聲和笛音引起他的抑鬱。杜牧喜歡聽覺描寫,卻不重視細節刻畫,是他對現實無意識的迴避,因為觀看是一種積極的行為,用心注視,就有如直視自己離開長安的不堪情況。事實上,與其以流水的景象呈現,不如點出流水的聲音;與其刻畫蟬的形象,不如直接記述蟬聲。流水的景色不是不能描繪,而是流水的聲音有時更感動人心。蟬的形象在詩的意象呈現上,確實沒甚麼感染力,但蟬聲就能觸動人心。聽覺的感染力大抵源於人只有在很寧靜的氣氛下才能感受到聲音。人的心境寧靜,可以聽到平時不曾注意的聲音。聽到某些聲音,有時又會反過來令我聯想到某種意境。

文章題材須取捨,須剪裁。太多細節,反而喧賓奪主,失去了藝術感染力。與其鏤彩摛文,不如突出直指人心的意象。就算是聲音描寫,我們也應該有所取捨,尋找觸動人心的聲音。我說「尋找」,因為不是所有聲音都能入詩。甚麼聲音可以入詩呢?我們須要現實生活的真實體驗,寫一些確實感動過自己的聲音。我們未看過黃鶯,未聽過黃鶯的聲音,如果我們硬要把黃鶯寫成詩,那只能是閱讀印象,不是藝術創作。

聽覺描寫不一定就比視覺描寫好。「落花滿天蔽月光」是我看過的最觸動人心的意境,也是最震撼人心的起興手法。「偷偷看,偷偷望,佢帶淚帶淚暗悲傷」更是比一般古典詩詞都傳神,都動人;如果換成聽覺描寫,反而沒甚麼感染力。甚麼時候用聽覺描寫,甚麼時候用視覺描寫,很考驗一位作家的本事。創作人的多愁善感有時反成了創作的天賦;作家脆弱的心靈可能是創作的優勢。

 

2024107

(刊登於《小說與詩》,45,香港,202410,1)

 

 

 

 

 

魏鵬展履歷 & 報紙專訪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2z02c.html

 

魏鵬展詩集https://blog.sina.cn/dpool/blog/ngaipangchin#type=1

魏鵬展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gaipangchin

魏鵬展微信(WeChat): ngaipangchin

魏鵬展微博https://weibo.com/weipengzhan

 

魏鵬展詩集》Instagram (@ngaipangchin)

https://www.instagram.com/ngaipangchin

Threads | https://www.threads.net/@ngaipangchin

 

香港《小說與詩》稿約、稿例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cb8c7edc0102yrv6.html

 《小說與詩》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oemnovel

 

下載過期《小說與詩》電子檔pdf

https://ngaipangchin.wordpress.com/2020/08/28/小說與詩/

 

下載 香港小說與詩協會入會表格

https://ngaipangchin.files.wordpress.com/2023/07/e9a699e6b8afe5b08fe8aaaae88887e8a9a9e58d94e69c83e585a5e69c83e794b3e8ab8be8a1a8.doc

 

魏鵬展詩集《我看到天空的藍色很謙卑》售賣地點 & 網上訂購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2z01u.html

 

主編小紅書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5a6893b00000000080093a9?xhsshare=CopyLink&appuid=65a6893b00000000080093a9&apptime=17054185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