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3414982364
用户3414982364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10
  • 关注人气:1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的名词与动词|《小说与诗》42期诗版编辑序/魏鹏展(香港)

(2024-01-19 19:14:08)
标签:

投稿散文诗

投稿小说

投稿新诗

魏鹏展

小说与诗

分类: 香港《小说与诗》编辑序

《小說與詩》編輯序:詩的名詞與動詞        魏鵬展 (香港)

 

元曲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馬致遠的〈天淨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王國維認為這是元代最好的一首小令。雖然這首小令的內容沒甚麼特別,也是寫風花雪月,但令我最欣賞是頭幾句馬致遠全用名詞。名詞的運用在文學創作中非常重要,因為可以營造畫面,甚至意境。文字是抽象的,文學之所以為藝術是能夠給予抽象的文字具體的形象。一位成熟的作家應該懂得通過形象化的手法使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具體,更形象。有作家為了令文章更具體,寫作時經常運用比喻,如余光中和陶傑。兩人的散文都極力運用比喻,目的是令文章更形象化。新詩創作中,具體事物的名詞往往是一首詩的意象。只要我們寫出直指人心的意象,一首詩就不難寫好。在古詩中,最感動人心的意象往往也是詩眼。一首詩如果沒有意象,很難相信能夠寫得好。

名詞之外就是動詞。動詞運用得好,也能營造畫面,畫面的呈現就是形象化。文學的本質是形象思維。動詞有單音詞,有雙音詞,雖然現代漢語多用雙音詞,但單音詞的表達效果比雙音詞好,所以可以用單音詞的地方,我們最好用單音詞。有些作家如高行健主張多讀古文。雖然他沒解釋原因,我估計這是由於古文多單音詞,多讀古文能讓我們更容易掌握單音詞的運用。

動詞和名詞都屬於實詞,但同屬於實詞的形容詞和副詞,文學創作中最好少用。濫用形容詞和副詞容易令詩意概念化。我們與其直接寫「傷心」,不如以意象呈現傷心的氣氛,讓讀者自行感受當中的情感。多用形容詞和副詞,創作手法屬於「敍述」;多用名詞和動詞,創作手法則屬於「呈現」。有具體畫面,作品才能呈現,讀者才能從形象化的文句中感受到創作人的情感。

202417下午

(刊登於《小說與詩》,42,香港,20241,1)

 

 

 

 

魏鵬展履歷 & 報紙專訪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2yzzn.html

 

魏鵬展詩集https://blog.sina.cn/dpool/blog/ngaipangchin#type=1

魏鵬展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gaipangchin

魏鵬展微信(WeChat): ngaipangchin

魏鵬展微博https://weibo.com/weipengzhan

 

魏鵬展Instagram (@ngaipangchin)

https://www.instagram.com/ngaipangchin

 

香港《小說與詩》稿約、稿例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cb8c7edc0102yrto.html

《小說與詩》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oemnovel

 

下載過期《小說與詩》電子檔pdf

https://ngaipangchin.wordpress.com/2020/08/28/小說與詩/

 

下載香港小說與詩協會入會表格

https://ngaipangchin.files.wordpress.com/2023/07/e9a699e6b8afe5b08fe8aaaae88887e8a9a9e58d94e69c83e585a5e69c83e794b3e8ab8be8a1a8.doc

 

魏鵬展詩集《我看到天空的藍色很謙卑》售賣地點 & 網上訂購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2yzzx.html


主編小紅書npcjeffrey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5a6893b00000000080093a9?xhsshare=CopyLink&appuid=65a6893b00000000080093a9&apptime=17054185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