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三大定律》教学设计
(2014-04-15 15:19:36)
标签:
浅谈高中物理探究式教用资料引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牛顿三大定律》教学 |
《牛顿三大定律》教学设计
宁陕县宁陕中学
一、教材分析:
牛顿三大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牛顿第三定律是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揭示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和方向间的具体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要全面认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地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但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要实现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从力的性质、作用的同时性等进一步认识,并进行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也是相对的。
(2)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能运用定律定性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3)能够对受力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观察(或体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大小、方向等关系。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难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什么是力?
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师: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拍的山响”。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动作,请大家比赛拍巴掌,看谁拍的最响?你有什么感觉?
生:手都红,很痛。
师: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个叫做用力,另一个叫反作用力。如果左手受到的力叫做作用力,则左手给右手的力叫做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
例如:一人站在地面上,人给地面有压力,地面给人有支持力。压力与支持力互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提问: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拔河比赛时,大人给小孩一个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小孩也给大人一个力,谁的力大?
(学生意见可能不同)
追问:这就是牵扯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要从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分组实验1:(每两人一组)左右手拿一个弹簧测力计,挂钩互钩着。①右手“主动”施力②左手“主动”施力③左右手同时施力
观察两弹簧测力计记的示数是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实验2:甲乙两橡皮筋系在一起,一端固定,用手拉另一端,并改变拉力方向。观察橡皮筋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牛顿第三定律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内容:
2.表达式:
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①“—”表示的意义?
②“总是”意味着什么?
A.不论物体的形状如何
B.不论物体运动情况如何
C不仅适用于固体间,也适用于液体与气体间。
③“大小相等”意味着什么?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例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作用的两物体,若它们的运动状态不同,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等;
B、只要两物体的质量不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就不等;
C、所有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D、只要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它们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就不相等。
强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一切物理过程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等于石头对鸡蛋的反作用力,只是鸡蛋的抗击打能力比石头差些而已.
例3、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并保持静止,试证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通过例3规范物理做题步骤,并引出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合作探究三、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点
|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一对平衡力 |
|
|
大小 |
|
|
方向 |
|
|
|
是否共线 |
|
|
|
|
性质 |
|
|
作用时间 |
|
|
|
作用对象 |
|
|
|
作用效果 |
|
|
针对训练
1、用弹簧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拉木块的力与木块拉弹簧的力是
A、一对平衡力
B、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先有弹簧拉木块的力,后有木块拉弹簧的力。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质量相等的甲、乙二人,分别坐在相同的两条静止在水中的船上,甲的力气大于乙的力气。他们各自抓住绳子的一端,用力拉绳子(两人相对船均静止),则
A、甲船先到中点
C、两船同时到达中点
两道练习题,进一步体会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与平衡力的受力物体有什么差别。从第二题引出解决物理问题还要应用到牛顿第二定律。
合作探究四、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问题
课件演示:1.卫星为什么能飞起来?
2.大人和小孩拔河比赛到底谁会赢,为什么?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小结:课件展示。
当堂训练
1、,甲、乙两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面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甲所受的重力和乙对甲的支持力
C.甲对乙的压力和乙对甲的支持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输方拉对方的力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用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