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湖州古桥乡镇系列之四:常路乡(28座+2座)

标签:
转载 |
分类: 人文地理文化、文章 |
![[转载]湖州古桥乡镇系列之四:常路乡(28座+2座) [转载]湖州古桥乡镇系列之四:常路乡(28座+2座)](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湧苍桥,潞村孟家桥自然村,清代重建
![[转载]湖州古桥乡镇系列之四:常路乡(28座+2座) [转载]湖州古桥乡镇系列之四:常路乡(28座+2座)](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常路位于本市中部偏北,运河南岸。东界塘南,南邻长超、获港,西连道场。公社驻地紫金桥付,西北距湖州、1 6 . 5公里。全注总面积约2 9平方公里。该辖区原为鼎新乡。解放初建为长熟乡、潞村乡及和孚乡的一部分。1 9 5 3年,长熟乡改为常熟乡。1 9 5 6年,合并建为常潞乡〈取原两乡首字为名) 0 1958 年, 常潞、获港、长超三乡合并成立长超公社。1 9 6 1年公社规模调整,该辖区始称常路公社,社名沿用原乡各。1 9 6 4年,改"潞"为"路",称常路公社。地属水网平原,东部和西北隅有数座百米内的小山。北部有运河蜿蜒流穿,河岸线长7 .5公里, 潺潺南来之菱湖塘遥远于西南缘, 北接运河。小港叉河密如蛛网, 荡漾星罗棋布。面积在6 0 0亩以上的有义家漾、山漾、长漾、六百亩漾、叶家漾等。航运之便,灌溉之利,水产丰盛。常路现有古桥25座。其中两座为无名的小梁桥。
紫金桥,位于湖州东南6。5 公里。村以桥得名。据同治《湖州府志》卷二十三第1 7 页记述: " 史泾桥俗呼紫金桥。" 1976 年常珞公社驻地由潞村迁至于此后, 村的规模迅速扩大, 成为常路公社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位于湖州东南1 3 公里。据传, 元称独林镇, 后焚于兵, 重建后称独墅, 在解放前已习称独市。旧地方志中也载为"独树"。潞村,位于湖州 东南9 公里。古村, " 宋景春右问知湖州事慎镛去任占籍于此, 后人蕃衍" (《归安县志》卷六第4 页)。历有市聚。常路公社曾驻于此。现有公社农具厂、水泥厂、供销社等企事业单位。移沿山,旧名余安山,"在府城东南二十里","赵文敏尝登此山,松篁可爱,曰:余得此山可以安矣!因有是名" (引自同治《湖州府志》卷十九)。现,当地习称为"移沿",从习定名,未作改动。
2、包家桥,紫金桥行政村郭家埭自然村,东西向,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建
3、大兴桥,紫金桥行政村东港自然村,位于东港村村西侧的小港之上,东西向,乙未年(1895或1955)重建
4、东林高桥,独市村东北宜兴塘港上,东西向,南宋始建,清道光年间重修,市文保点
5、多子昌桥,独市村东,东西向,与东林高桥相望,清代建
6、福臻桥,尹家圩村排西自然村,南北向,清代
7、复兴桥,路村东部,倪家湾自然村南,光绪26年重建
8、横港桥,路村东部,东资圩自然村南,光绪26年重建
9、化龙桥,潞村村中,正德三年始建,道光元年(1821)重建,市文保单位
10、无名小桥,路村东部九里石塘东端
11、南坞里梁桥,移沿山村独市西河里自然村,南北向
12、起凤桥,潞村村中,市文保单位,清代重建
13、三官塘桥,永福村三官塘自然村,西北东南走向,民国10年建
14、师姑桥,潞村,天保桥西南侧,南北向,有宋元风格
15、腾蛟桥,潞村村东,南北向,明正德二年建,道光元年(1821)重建,市文保单位
16、天保桥,潞村村西,东西向,正德二年始建,市文保单位
17、同济保家桥,叶家漾东北,汤家港南、排下田圩北的旷野中,南北向
18、洗马桥,八里店移沿山村独市庙前头自然村,唐开元年间始建,清代重建
19、宜兴塘桥移沿山村芮家板桥自然村西,东西向,同治4年重建,桥上有多处桥名。
20、永安桥,紫金桥行政村郭家埭自然村东桑树地中,南北向,清末建
21、永福塘桥,永福村三官塘自然村北,南北向,民国24年建
22、永宁桥,独市村村口,南北向。东堡庵西南侧市文保单位,乾隆癸未年,公元1763年重建
23、余庆桥,移沿山村环桥自然村,东西向,清代重建
24、月明桥,南北向,独市村中,中华民国时重建
26、永安桥,移沿山行政村杨家斗自然村西北,东西向,民国七年重建
27、中兴桥,永福行政村汤家港自然村,东西向,位于进入该自然村居民点入口处的村级公路旁,光绪年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