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湖州古桥乡镇系列之十九:道场乡(17+3座)

标签:
转载 |
分类: 人文地理文化、文章 |
1、登云桥,钱山下行政村小山头自然村北面,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建。
道场位于湖州南郊,是湖州的南大门,自古以来都是湖州的形胜之地,碧浪湖、道场山均在道场境内。道场东邻升山、常路,南接获港、青山,西界妙西、南埠,西北连龙溪。该辖区原为道场乡和鼎新乡的一部分。解放初建为道场、双塘、福山三乡及云巢乡一小部分。1 9 5 6年,三乡及云巢乡一小部分合建为道场乡。1 9 58年,道场乡与龙溪乡合建为道场公社。1 9 6 3年,道场公社分建为三个公社,该辖区称道场公社。以境内有道场山故名。
道场东南部属半山区,较大的山有乔木山、金盖山、堂子山等。西北部属平原水网地区,阡陌纵横,漾荡棋布。公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双渎藕粉是久享盛各的土特产。庚村甜桃,品种特佳。位于境内的道场山,是远近闻各的游览处。山巅多主塔,始建于宋代,1963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膜的护圣万寿禅寺,始建于唐代,现仅存前殿。宋诗人苏轼在湖州任太守时,曾有诗记游云: "道场山顶何山麓,山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山南的坞岙中,有宋代着各教育家胡瑗墓。
泉科位于湖州南6 公里。旧名前柯, 因位于柯山前而得名。鲍山位于湖州东南5 . 5 公里。村以山得名。鲍山 "亦称九里岗……在县南九里……其阳为鲍山,其阴为九里山" (引自《乌程县志》卷二第1 1页)。钱山下位于湖州东南6 . 5 公里。钱山, 即今王家山, 高3 9 米。村东为王家山,东北为钱山漾。庚村,古名康村。据同治《湖州府志》卷六十二第8 页记述" 晋吴兴太守" 殷康, 字康子, " 开吴兴荻塘,溉田千余顷"," 邑有上康村,为大守时,百姓避其名,改康为庚"。
现在原先道场境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桥17座,大多为小型桥梁。另发现残桥4座。
2、福兴桥,福山村北长旗自然村北,嘉庆3年重修。
3、复兴桥,黑板桥村陆家兜自然村东,光绪33年重建。
4、顾家桥,唐南行政村谈家兜自然村西南侧,无桥名题刻和纪年
5、广福桥,黄墅村集镇中,南北向,咸丰八年重建
6、久安桥,钱山下行政村塘家墩自然村村中,中华民国壬戊年(1922)重建
7、青晓桥,钱山下行政村庙前自然村东南部,中华民国(1947)重建
8、日影桥,钱山下行政村南头自然村村落中,清嘉庆嘉庆丁丑年(1817)重建。
9、思吴桥,唐南行政村施家埭自然村东侧,光绪年间重建,俗称元通桥。
10、太平桥及附近小板桥,道场浜村泉科自然村柯山西边溪流上,无纪年附近还有几座无名简易石梁桥。
11、腾家桥,道场浜行政村泉科村52号南侧,清代。
12、望月桥,钱山下行政村南头自然村村落中,清乾隆辛巳年(1761)重建。
13、永安桥,黑板桥村陆家兜自然村南,同治12年重建。
14、永兴桥,朱福寺村寺前自然村中,民国八年重建。
15、砖桥,唐南行政村邵家墩自然村村落中,无桥名题刻和纪年。
16、永寿桥,道场乡双渎村中,道光十二年间重建。
17、永福桥,道场乡双渎村中,清代晚期,与永寿桥成八字形。
18、鲍山桥,道场浜村鲍山自然村口,东苕溪边,被废置。
19、万福桥,道场乡双渎村中,永寿桥南50米处,道光年间重建。
20、杨家山断桥,福山畜牧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