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海
大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255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2020-07-23 15:07:56)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文地理文化、文章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旌德西南的孙村乡庙首镇白地镇地处黄山的东北麓,其南有旌歙古道,古道的一端是旌德古村落江村,古道的另一端就是歙县古村落许村。这一带保留着不少古迹,古桥也不少。


1、隆兴桥,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东西横跨在燕水河上,它是西乡通往三溪和县城的交通要道,也是村子东西方向的唯一通道。该桥属三孔石拱桥,长42.6米,宽6.3米,高7.5米,每孔净跨9.5米,桥东28级台阶,桥西14级台阶。2009年增修了石狮、石栏,现在村里正在上面加盖廊桥,旌德盛产青灰色的花岗岩,俗称麻石,石质极好,因此无论造桥还是河埠、造房、巷子的石板路均使用这种石材。溪水水面开阔,因此桥的跨度还是很大的,桥拱也很高,而桥墩处的分水尖建得非常夸张,远远地伸出桥身,像一首昂扬的大船。三孔桥却做了三个分水尖,东边的桥台处也做了分水的处理,水大的时候,其实东边桥堍的道路也是泄洪道之一。桥与江南的灵秀不同,显得非常地敦厚。桥面的宽度超过了边上通车的现代桥梁,显然造如此宽大的拱桥,并非是为了行车。之所以如此造法,主要原因还在于防山洪。山洪爆发的巨大能量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第一天到旌德无雨,所有的溪涧水是清浅的,但一夜雨后就涨起来了,变得浑浊和急涌。据地方志记载,康熙57年,旌德爆发全流域的大洪水,几乎全县境的桥梁全部被冲毁,旌德县城有名的三桥也没有逃过被毁的命运。现在我们在旌德看到的古桥,绝大多数是那次大洪水之后重建的,因为吸取教训,因此造得比原先更加厚实,而且我们也发现旌德的桥几乎都建在岩石河床的地方,这样的选择就不怕桥基的损毁。桥原有栏杆, 1987年洪水冲毁了隆兴桥桥南一个分水尖,次年重修,1988年分水尖再次被冲毁。直到2009年,才又重建了分水尖。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2、庙首三桥。旌德县庙首镇所在地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东面群山为屏,北面低山环绕,南部和中部是丘陵,石柱山和捲旗山遥相对峙。丰溪河由南向北纵贯丰溪村流入孙村的玉溪河,最后注入徽水。丰溪别名上泾水。民国六年(1917)修的《吕氏宗谱》上“丰溪八景”图,就列有“丰溪桥”和“永丰桥”。这两座桥名和庙首吕氏始祖吕从庆的诗都有关。吕从庆《丰溪存稿》中有吟咏永丰、丰溪二桥的诗。其中有《永丰桥间坐》:“敝袜轻鞋缓足投,永丰桥上寄双眸。山沿东舍环西舍,水绕南畴赴北畴。村妇坐畦挑马齿,野童蹲涧采鸡头。娱间不觉忘中饭,一点斜阳射竹楼。”这样田园气息四溢的诗,今天想象一下那样的景色都觉得是一种奢侈。

1)永丰桥。现在的永丰桥建于清代1728-1729年间,三孔石拱,桥面为石板,但因通车改变了原始面貌。而且并排新修了一座三孔石拱桥,现在的永丰桥其实是二桥的合一,因此显得格外的宽大。永丰桥不好看,不好拍照,但站在桥头西北望倒还是有一幅田园美景。远山、老屋、收割后的稻田、草垛、还有一黄一黑两牛……。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2)上德桥。丰溪河上的第二座桥为上德桥,是一座孔净跨比较大的单孔石拱桥,清代建筑。东西侧用条石铺石阶上下,均有二十来步,桥栏杆是新加的,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这是庙首三桥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据说这是原先庙首吕氏宗祠前的一座桥。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3)丰溪桥。庙首三桥的第三座建于明代的两跨石梁桥,此桥我们可称它为丰溪桥,中间的桥墩也是分水尖处理的,显得很是敦厚和牢固,现在也通汽车的。旌德的古桥大多比较扎实和宽大,因此很多桥面改造后变成了公路的一部分,蔡家桥曾经充当过205国道干道的桥梁。皖南的大桥大多如此,也可以古桥建造的牢固程度,而且桥面宽大两车道以上,这跟湖州的桥有很大的区别。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4)无名单孔桥。丰溪桥不远处又一座无名的单孔石梁桥,桥梁的造法是本区域特色的石伸臂梁桥。单孔的石伸臂梁桥跟湖州的薄壁墩桥一样,显得非常的灵秀,更能让染感觉到小桥流水人家之感。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江村小石桥

1)聚会桥。江村稻田和聚秀湖隔着一条溪涧,发现对面公路下面是一座很工整的石拱桥。这以前是进村路上的桥,是水口的一部分,沟通聚秀湖和溪涧的,整个江村溪涧上大多是比较简易的石梁桥,唯独此桥是工整的石拱桥,可惜被埋在了公路下了。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2)双溪桥。通往文昌塔的小拱桥。是一座径跨很小的拱桥。不注意很容易就忽视了。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3)小石伸臂梁桥。通往观景台简易石桥。桥面石材所用比较杂乱。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4)村溪上的简易石桥。这些石桥的作用一是通往各家各户,二是连接一条条巷子。很多石桥的宽度超过径跨。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