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海
大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255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2020-04-25 12:14:46)
分类: 墓道石刻遗址寺庙和民间

显通寺(第二批国保)  时代:明至清  地址:五台山台怀镇北侧

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寺庙,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有殿堂楼房四百余间,建筑多带宫廷色彩,堪称明清寺庙建筑的典型。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69),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佛教传入中国时所建的早期寺宇。当时得到汉明帝的器重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查山形地貌,颇似天竺的灵鹫山,因而在此建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大孚”是诚信的意思。灵鹫寺意为震旦(中国)之灵鹫,佛祖再生之地。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大显通寺”。随后寺僧分裂,塔院寺与菩萨顶分庭独立,自成格局,显通寺仅留中心部分,东向另辟山门,清代又予重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所建。王啸庵诗曰:“五月行踪入大孚,万松人翦雪平铺。寻真客到青罗嶂,驻锡神居白玉壶。几代苔文留锦字,诸天钧乐护灵符。炊烟经落停云阁,不信人间有画图。”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寺坐北朝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中轴线上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藏经殿依次分布,左右两侧厢房、配殿、僧舍、厩库、禅堂、方丈院等殿宇楼阁共400余间。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钟楼,建于明代,它的下层是一个石旋洞,十字交叉三檐歇山顶,脊顶四端有四个雕刻精巧的龙头,廊柱飞檐,交相辉映。立于钟楼远眺,平铺开来的是层层山峦,簇簇寺庙。楼中铜钟叫幽冥钟,又叫长命钟为明万历四十八年铸造,钟的高与下口外围直径为2.65米。因要避讳万岁字,实际有9999.5斤。钟口边缘呈波浪形,颜色呈暗褐色,敲钟时发出深沉圆润、深厚宏亮的声音,顺风可传十多里,余音达几分钟。正应了楼上所书的震悟大千这四字的含义,浑厚的钟声就像无边的佛法一样,使整个大千世界都震悟觉醒了。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观音殿中间供观音菩萨,两边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旧时,每年僧俗两众都要在这里举办声势浩大的水陆大法会,七七四十九天,经幡猎猎,人头攒动,钟声悠扬,煞为壮观,故又称水陆殿。唐代时,观音殿内供的观音菩萨极为灵验,声名远播。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高僧慧锷,专门来五台山观音殿迎请观音菩萨赴日本。谁知,载着观音法身的大船走到莲花洋上,先后数次被巨浪打回来,无法前行。慧根圆通的高僧顿悟:观音菩萨不肯去日本。于是在莲花洋附近的普陀山上建庙立寺,供奉“不肯去观音”。从此佛国五台山的观音菩萨,流布到了南海普陀山,香火日益隆盛,终成海天佛国的奇观。今日南天弟子寻根,必来五台山显通寺观音殿朝拜观音祖身。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文殊殿前立有两块石碑,并建有碑亭。石碑高2米,宽不足1米。立于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但西边那通是一块无字碑,康熙皇帝来五台山朝山时,站在一进门的地方,发现菩萨顶象条龙,而大文殊殿前两个水池的反光正是龙眼。古代人们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天下只能有一个,而这儿又出现了一条龙,那还了得,于是,康熙一怒之下让人把大文殊殿前两个水池用石碑压住了。石碑立好后,庙内老僧请康熙写碑文,可康熙只写了一篇,便起驾还朝了。从此显通寺就留下了这块无字碑。

文殊殿正中最大的塑像是大智文殊。文殊全称文殊师利菩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他专司智慧,在四大菩萨中地位最高。他的坐骑是一只雄武的猛狮,代表勇猛和智慧。大智文殊左侧一尊是西台的狮子吼文殊,右侧一尊是东台的聪明文殊,前面三尊分别是南台的智慧文殊、中台的孺童文殊和北台的无垢文殊,殿内两侧是十二圆觉菩萨。在大智文殊背后的塑像就是韦驮,从他站立的姿态,可以区分十方庙和子孙庙。韦驮像双手合十,法器横于两腕之上,象是欢迎四方宾朋香客,这表明,此庙是十方庙。韦驮左手握金刚杵,杵尖拄地,右手叉腰,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模样,不用问,这座庙一定是子孙庙,游方和尚看到他的姿态就会另觅栖身之所了。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大佛殿(即大雄宝殿),是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为全寺主体建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重建,占地1.2亩。面宽七间(实则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四周环廊,规模宏伟,庄严肃穆,布局紧凑。大雄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意思是一切无畏的大勇士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佛坛上供奉三世佛,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是中间婆娑世界的教主,左侧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他们头顶卷发、雍容典雅。大殿两侧的塑像是十八罗汉,他们神情各异,栩栩如生,突破了神像塑造手法的拘谨,反映了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表情。尽管表情各不相同,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头上空空如野,烦恼丝全无。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三世佛背后有三尊头戴菩萨冠的便是三大士;文殊、普贤、观音三大菩萨。文殊骑狮、普贤骑象、观音骑朝天吼。

无量殿即七处九会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取佛祖曾在七处讲经九次之意。又取佛法无量之意叫无量殿。砖结构建筑,设计生动,结构奇特,外观是两层楼房,殿内是三间砖窑,中间大两边小,上下两层组成。面宽明七间暗三间,进深四间,高20.3米,砖券重檐歇山顶。殿宇正面每层设七个门洞,上嵌砖雕匾额,外檐砖瓦雕斗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是中国砖石建筑的优秀作品。中间供释迦牟尼的报身像铜质卢舍那佛,左边是多宝佛塔,八角十三层木质,高约l0米,右边是药师佛。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在无梁殿之后,是千钵文殊殿。殿虽小,但有五台山独一无二的极其珍贵的铜铸千钵文殊像。这尊文殊像造型独特,垒叠着五个头型,胸前有六只大手,各持法器,其中有两只手捧着金钵,钵上端坐释迦牟尼坐像。身体两侧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内有一钵,每只钵中都有释迦像,代表文殊菩萨智慧无边。这尊文殊像是明代铸造的,无论手的形状或手中的钵体以及钵中佛像,铸造的细腻和造型的新颖,在全国这一类艺术品中是罕见的。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铜殿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青铜铸造,重达10万斤,三间见方,高8米,重檐歇山顶,规模不很大,但结构精巧,外观是两层楼,上层四面各有六扇门,下层四面各有八扇门,上面都铸有精美图案。目前全国仅有3座,其余两座分别在四川峨嵋山和江苏宝华山。这3座铜殿,出自同一位高僧之手,他就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建筑大师妙峰祖师。妙峰,祖姓续,名福登,山西平阳(今临汾)人。福登少年出家,长相奇丑,唇掀、齿露、鼻昂、喉结、目斜。常受人欺凌,乞讨于市。一日山阴王见之,对万固寺朗公说:“此子五官皆露,而神凝骨坚,他日必成大器。请收为徒。”朗公带到中条山授法。不久,福登有所悟,呈诗山阴王。没想到山阴王大为震怒,寄来鞋底一片并附诗一首:“这片臭鞋底,封将寄与汝。并不为别事,专打作诗嘴。”福登羞愧万分,从此发奋读经,行旅天下,终成一代高僧。连当时的大学士张居正、太后李彦妃及万历皇帝都敬尊为国师。福登晚年受皇帝委托,行13省,募得生铜30万斤,铸成3座大铜殿,分送3座佛教名山永久供养,护佑朱明王朝。如今显通寺铜殿保存得最为完好。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殿身比例和谐,铸造工精,青铜鎏金,柱额花纹,隔扇棂花,全以铜铸勾勒而成。中间供奉着高1米的文殊骑狮像,四壁布满小佛万尊,意为万世永昌,金光闪闪,灼灼照人。铜殿外壁铸满了松鹤延年、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各种吉祥图案,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意境开阔,布局完美,它们把民间传统向往与佛教建筑完美的结合起来,无一不精,无一不细,细到老鼠胡须、牡丹花蕊也清晰可见。这样精美的装饰,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是铜制品,人们都以为是竹笔画工。当年康熙帝游铜殿时,就产生了这样的怀疑,于是提剑劈之,结果发现从里到外全都是精铜,别无他质。康熙帝为此赞叹不已.时至今日,显通寺铜殿的左角柱上还留着康熙试剑的痕迹。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殿左右两侧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铸造的青铜塔两座,高8米,八面十三级,满铸佛像,极为精致。西塔下铸有拇指大小的铜庙,内铸土地爷菩萨,康熙到此叹道:好大的土地!从此,它便成了山西大土地神。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显通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一百二十) 

在铜殿后面,是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大殿——藏经殿,又叫后高殿,原是显通寺存放珍贵经书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