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八十二(北和炎帝庙)

标签:
转载 |
分类: 人文地理文化、文章 |
原文地址: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八十二(北和炎帝庙)作者:感悟山西
北和炎帝庙(第七批国保)
年代:元、清
地点:在长治县城2.5千米的北呈乡北和村西隅
北和村原名北禾村,相传因位于炎帝尝百谷得嘉禾之地——羊头山之北得名。炎帝庙四周田园广阔,农舍毗邻,创建年代不详。相传始建于唐代,元代重建。据庙内现存碑碣记载,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清道光十五年(1835)、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募化维修。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有献殿、正殿、东西耳殿、东西配殿、钟鼓楼。
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卷棚顶,斗拱三踩单昂,里转单翘,每间施平身科一朵,要头作蚂蚱形。梁架乳栿用两柱,柱础青石雕刻仰莲瓣。
正殿,亦称五谷神殿,广深三间,原为悬山顶形制,清道光年间修缮时改为硬山项。屋顶举折平缓,出檐较深,元代特征显著。殿身较短,斗栱为柱高的二分之一。柱头斗栱五铺作双琴面昂,并出45度斜昂,要头作蚂蚱形。檐柱斗栱里转五铺作双抄,栱瓣较大,斗栱肥硕,用材粗壮。转角斗栱部分昂被后人截取,清末维修时包于檐墙之内。檐柱垒于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