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闲逛随拍132 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2019-11-25 14:23:12)
标签:

转载

分类: 墓道石刻遗址寺庙和民间
    位于房山区燕山北部的羊耳峪家属区里,有一座形似巨象的花岗岩巨石,东西宽约10米,南北纵约4米,高约6米,横卧于微凸的花岗岩大石面上。巨石西面有一块小石相傍,远远望去,犹如巨象引领着一头小象在珊珊向东行走。[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在巨石北面岩壁上镌有摩崖石刻,自东向西依次为: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1、《贞元三年题刻》
  在大象石东北处的岩壁上,镌金贞元三年(1155年)二月二日所刻摩崖一则,文曰:“右石异样,其形类象,问我生时,天地未判”落款“贞元乙亥仲春二月二日立”。贞元为金朝海陵王迁都北京后的年号。该题刻书法古掘,结构颇见功力。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泐甚,辨认有点困难。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2、《王□□题刻》
  在其《贞元三年题刻》西侧不远处岩壁上,竖刻“王□□”一行文字。年代不详。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3《“卓尔不群”摩崖》
  在大象石北壁正中处镌有“卓尔不群”四字自右及左横题。其上自右及左横镌“富白琨题”字较小。其右竖题“民国十二年(1923年)春”一行文字。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其左竖刻三行文字,泐甚,仅辨认“赵普全、白文珍敬勒,永辰刻”等字。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4、《双手合十佛摩崖》
  大象石的西南侧岩壁,盘腿而坐双手合十佛。镌刻年代不详。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2013年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大象石西侧的小象石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大象石西侧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传说:“羊耳峪”原为“养儿峪”,因穆桂英在此生杨文广而得名。辽宋两国征战,辽国大将韩昌在沙峪(凤凰亭)一带摆天门阵,穆桂英不顾身孕,率兵攻打。穆桂英枪挑一员辽将后,忽然感到腹中作疼,知道用力过猛,胎儿受了惊震,趴在马上,来到大象石下,生了杨文广。
  大象石南侧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传说,大象石也叫飞来石,是从邻近上店村北边飞来的。很久以前,有一个“憋宝”人来到这一带。他围着石头转了几圈,贴着石头听了听,又找两个石匠对他们说:“你们用錾在这石头顶上连凿七天七夜,不管发生什么事儿,都不许歇一锤。这是十两银子,事成以后还有重赏。”两个石匠收好银子,爬上飞来石,叮叮当当在上面凿了起来。衣服上的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两个人一连干了六天六夜也没敢歇。手里的锤子一锤比一锤重,两眼金星直冒,脑袋嗡嗡作响,好不容易又熬到了中午。憋宝人来了,他贴着石头听了听,搓着两只手说:“快了,快了,抓紧干……”忽然,一位石匠晕倒了,锤子也掉了……就在这时,只听“哗啦”一声,石头裂了一道缝,两只金鸽子抖着翅膀从石缝中“扑楞楞”飞了出来。“完了,全完了!”憋宝人望着两只远去的金鸽子,沮丧地坐在了地上。听说,至今大象石上面还遗留着楔入石中的铁錾呢!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大象石东侧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大象石以其孤傲雄奇称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前人之所以称它“卓尔不群”,是因为它不仅样子奇大,而且如累卵一样危立于微突的石面,下面接触点极小;远远望去,仿佛摇摇欲动,随时都可能滚下石台。
[转载]闲逛随拍132 <wbr>羊耳峪大象石摩崖石刻
  以上文字内容均参阅《中关村在线摄影论坛》之<燕房游记(4)-大象石>及《北京地区摩崖石刻》一书。在此对作者表示感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