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永定镇岢罗坨村西有古刹西峰禅寺,为戒台寺下院,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绚丽。寺始建于唐,名“慧聚寺”,元称“玉泉寺”;明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英宗朱祁镇赐名“西峰寺”,隆庆、崇祯年间由太监重修;清末光绪年为恭亲王“百年后”坟地,后朝廷另划给其墓地,这里变成了其次子載滢墓地。寺现存山门殿、天王殿以及两厢回廊禅房30余间。明重修碑三通,保存完好,寺内有千年古银杏树,仍然茂盛。现归属为国土资源部培训中心。
西峰寺坐北朝南

天王殿
如来殿

回廊禅房

清末光绪年间,恭亲王为了避难养疾,在京西戒台寺留住十年之久。在此期间恭亲王出资对戒台寺进行了修缮,与戒台寺僧人建立了密切关系,戒台寺方丈为了感谢恭亲王,将下院西峰寺赠予恭亲王作为墓地。恭亲王去世后,朝廷在昌平赐予了墓地,奕和他的家人大多埋葬在昌平。后来,这里成了恭亲王次子载滢的墓地。
载滢的地宫

现为门头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宫为汉白玉劵洞结构,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20世纪30年代地宫被盗,50年代后期打开地宫,棺木有散乱的棺具,仅发现一枚金币。去时因门紧锁,只好借用博友照片一探真容。

在二进院落的正中,古银杏树是京西最高大的银杏树,也是最古老、最粗壮、最茂盛、果实最多的银杏树,有一千多岁树龄,树高近40米,躯于树围8米多,被人们誉为树王。它的西侧有一棵较小的雄株,是它的授粉树。
现在古银杏树生机盎然,每年收果数百斤,丰收的年份可达上千斤。有的年份果实和枝叶过于密集,会将树枝压断。1980年一条巨枝折断,还砸碎了树下的石碑。前几年又有西侧的一条巨枝折断,砸折了许多树枝,但古银杏树依然生机勃勃。
2003年秋,西峰寺国土资源培训中心扩建工程竣工,在扩建过程中,将存放在院外的三块残碑移到院内,安放在古银杏树前的草坪上。饱经沧桑的残碑与绿草如茵、花木锦秀的环境形成鲜明反差,更加映衬出残碑的苍桑,使"残碑古韵"成为西峰寺的一景。
这三块碑中,《重建西峰禅寺碑记》《重建西峰禅寺记》两块是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立的,另一块《敕赐西峰寺碑记》是明隆庆四年(1570年)或稍后一二年立的。
西峰寺现存的三块残碑,记述了西峰寺自唐至明800多年的历史,立碑至今又经历了500余年,岁月悠悠,古韵尤存。

东一碑为《敕赐西峰寺碑记》
碑身碑文

东一碑,碑阴碑首“万古流芳”

碑阴碑文

东二碑,碑首额篆“敕赐西峰蝉寺碑记”
在其西峰寺西南的山顶上及西峰寺正北山顶上,至今还保留着戒台寺方丈,将下院西峰寺赠予恭亲王作为墓地界桩。
“西峰岭园寝南隅西南界”
“西峰岭园寝正北界”

示意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