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与《北京古迹群》来到了中华民族的始祖尧帝出生地——伊祁山。参阅了《伊祁山石刻勘探记》一文找摩崖石刻。这季节植被茂盛,杂草丛生,道路很不清晰,山路又陡峭,致使身上多处刮痕及蚊虫叮咬,但找到石刻,其乐无穷。
伊祁山位于河北省顺平县祁各庄村南▼
伊祁山,又名尧山,据考证伊祁山为尧帝诞生之地,尧生此山,后姓伊祁。▼

据《伊祁山石刻勘探记》载:河北保定伊祁山文化遗存以尧王庙、昭阳太子庵为主题,至清代年初,忽然有王余佑、李兴祖、僧一心等人的活动,新近发现诗刻多首,保留完好如初。王余佑为明末遗民,是最早起兵抗清学者,新见诗刻多以《五公山人集》所载相互对应。▼

尧母洞——据史记记载,伊祁侯之女庆都与皇帝部落帝喾结婚。公元前2297年正月十五日,庆都在这里生下了尧帝。▼

半山北望▼

山上原有尧王庙、太子庵等,建筑以无存。
碑楼▼

碑楼内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香守规碑》,记寺内禁浑酒、禁喧哗等寺规。▼

碑阴线刻观音菩萨坐像一尊▼

此处称“弯腰石”,石屋旁有两处摩崖诗刻,石屋下方有清康熙年间碑一通。▼

诗刻一,为《登伊祁山》摩崖诗刻一首,无年款。▼

诗刻二,为《苍绿子环封洞口》摩崖诗刻。▼

石屋下方为清康熙□十四年立《僧一心□法华岩碑记》碑。▼

此处称“上、下洞”有几处摩崖石刻。
下洞的摩崖石刻共有四处▼

落款“五公山人洞中眠”的诗刻▼
落款“五公山人”的诗刻。▼
“康熙十年”,有抹灰。▼
“法华岩”▼

上洞的摩崖石刻共有五处▼
分别在一石上有《赠一心上人》、《昭阳静修真处》和《同游法华访一心上人》等五首摩崖诗刻,字迹实不好辨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