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2019-11-02 11:13:47)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文地理文化、文章
原文地址: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作者:traveler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芮城现存最重要的文物就是永乐宫。永乐宫本名纯阳,主祭明清以来广为社会尊崇的被全真派称为吕祖的吕洞宾。吕洞宾传说自北宋初起,逐渐丰富完善成体系。吕洞宾故里永乐在元初随着大纯阳万寿宫等道教建筑的落成得到社会认可。
   在看到永乐宫巨幅壁画和雄伟的建筑外观时,人们都会被震撼。这可以说是元代半官方建筑的典范。在芮城当地一直流传着吕洞宾的有关传说和遗迹,其中最有名的在九峰山上。我们知道永乐宫原址在永乐镇,那里濒临黄河,长期是永乐县治所在。这里背山面水,符合古代山南、水北为阳的说法,由此吕洞宾号纯阳。以纯阳宫原址为南端,继续向北和周边寻觅,最近道教人士发现北部直到九峰山范围内,山川地貌奇特,有10多座元代道观遗址,非常符合道教“内经图”的内容。九峰山群山环抱中的纯阳上宫就是上丹田的位置。我对道教养生学是外行,但古建筑均会按照天人合一的选址要求去考虑,道教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养生修炼,在这方面就更为注意。元朝初期,宋德芳主持修建永乐宫。而后道教社团在政府的扶持下,继续在芮城完善了这一宫观体系。虽然这些建筑除永乐宫外都已在历次天灾人祸中湮没了,但在地方文献、石刻中还能找到线索,遗址探查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近年,道教社团和地方政府要恢复九峰山道教文化和道教建筑。首先就是九峰山下的纯阳上宫。艳军是道家中人,也很关注此事。为避中午暑热,我们起了个大早上山去寻访遗迹。艳军还特别换上了道家的服装,以表敬意。
    出县城西行到大王镇,右转就是上山的路。山路逐渐弯度变大,最后的一段路是在云雾中行驶的,经过李家山和张家山村,新修水泥路消失的地方,就是九峰山的一处山间平地。开出县城已有50多公里。,九峰山是桃花峰、梨花峰、杏花峰、枣花峰、樱桃峰、山果峰、葡萄峰、石榴峰和百合峰的总称。山上有九洞,是莲花洞、绣花洞、吊钟洞、玉石洞、寂照洞、寒鸦洞、滴水洞、摩崖洞和静心洞。九是最大数,阳气最盛,九峰九洞之数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喜好。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图中那条细条就是水泥台基

    我们眼前的是一大片施工现场。纯阳上宫的主体建筑纯阳殿和三清殿的梁架结构已经基本落成, 被密布的脚手架围着,体量都要超过永乐宫不少。纯阳殿在山间平地上的巨大台基之上,重檐庑殿,面阔九间。三清殿五开间,位于北面山坡上,应是中线最后一进殿。按照规划中线还有山门、灵官殿、玉皇殿,周围是各配殿。现在看全面建设完毕还要若干年。据说在1942年这里被日军所毁,只剩下残垣断壁以及若干元代以来石碑。1941年5月的中条山战役使国军损失惨重。纯阳上宫建筑群或许是次年日军深入山区扫荡的牺牲品。
    盛夏的山坡上灌木丛生,南面一座相对孤立的山峰仿佛是面屏风,把上宫所在的半山坡遮挡起来。周围其他山峰则峰峦叠嶂,笼罩在淡淡的夏日山间薄雾里,有点神秘。我在这里无法分辨出到底那几个山峰是九峰之列,它们具体的名字又是什么。这里按堪舆家来看,应该是上佳的位置。
   工地旁边有条笔直的水泥石阶路,直到陡峭的后山岩壁的中部。可以看出那里大体有一条和山顶平行的断层平台,在平台上由于部分岩层跨塌,在峭壁上出现了若干小型洞穴。其中最大的就是纯阳洞。
    我们爬上石台阶的顶端,已经大汗淋漓了。绕过一块岩石,在岩壁间出现了一个小洞穴,原来这就是纯阳洞,又称“吊钟洞”。世传,九峰山纯阳洞是吕洞宾最初入道后的隐居修道之地,“洞宾”之名来源于此洞。九峰山上曾有元代《吕仙翁百字碑》,碑阴《仙翁留题九峰诗》中言“古洞眠十九载,流霞饮几千杯”,应该是说吕洞宾在此修炼19年的事。此碑现移奉永乐宫西侧吕仙堂。传为吕洞宾所著的《真常集》、《混成集》、《飞吟集》等据说也都是19年间写于九峰山。这些传说都为九峰山的道教文化增添了内容。随便在网络上搜索,我们可以发现全国各地有多个洞穴被认为是吕洞宾修炼处,如在庐山、峨眉山等地都有。相对来说,芮城的道教文化更成系统,历代遗存也最丰富。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坐像后上方还有细微的钟乳现象

   名气这么大的地方,其实是个面积不大、南北狭长的溶洞。目测南北10米左右,东西4米左右。最里面正中是现代人新做的吕祖坐像。坐像后面的石壁缝隙里还有浅浅的水渍和小形钟乳,正应了“吊钟”之名。看洞壁上整齐的凿痕,这处天然洞穴是经过人工修整成为现在的样子。来到洞内,艳军很虔诚的跪拜。这看上去很小的洞穴,文化内涵确实很大。吕洞宾的故事自唐末宋初流传,被历代演绎和丰富,社会广泛接受,吕祖成为中国特色的道教神仙人物,也符合了人们对健康长寿、天人合一理想的向往。早有历代学者研究过文献中和吕洞宾有关的人物。现在看来,他的故事或许有若干来源,在元代初年基本定型。其故里被认定在永乐镇一带,全真派道士们在此修建起一系列宫观纪念他,进一步发扬道教文化。和修建永乐宫一样,上宫的修建也得到了元朝官方的认可和支持。可以说吕洞宾故事已经是一个文化符号,我们已不用太认真去验证其内容的可靠程度了。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上图左下的缺口就是摩崖洞口。其口狭窄,内深不可测。或许九凤山里有洞穴体系存在。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崖壁边的小道外是几十米的深沟

   九峰山西部紧相毗邻的王莽坪和宝玉台,北面连永济五老峰,东有方山,是中条山西段风景最集中的地方,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在纯阳洞东西各有若干洞穴。我们从洞东岩壁间的小道继续探寻。一边是几十米深的谷地,一边是岩壁,有的地方需要身体紧贴崖壁才能通过。在一处山凹处发现一处断层,断层中有个小洞穴,前人插木牌,上书摩崖洞。看到这让我一下兴奋起来,努力的在岩壁上寻找文字的痕迹。可惜没有找到。摩崖之名如果是真,文字石刻或已被收藏也可能早已被盗。走到这里我已感体力不支,还是艳军身体好,继续向前,又看到一处应该是大面积岩石坍塌后形成的洞穴,也没发现石刻痕迹。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艳军的桃木作品

     九峰山现存部分历代石刻在吕祖洞宾文化网有大体介绍和录文。其中有元忽必烈颁发的皇帝圣旨、昌童大王令旨、三代宗师掌教真人留题九峰诗、宣授三宫提点洞明渊静真人刘若水自序、元延祐三年(1316年)《纯阳上宫吕仙翁神游记》等,神游记中记载刘若水等建立纯阳上宫建筑群的经过。而其自序中则明确记录创建上宫于宪宗二年(1252年),历时18年建成。纯阳上宫建设完毕后,希望能把原有石刻文物进行整理,有条件的安放回原位,或在纯阳上宫内展出,供人研究或欣赏,也能彰显这一新复建筑群的历史底蕴。另外在新建筑施工中发现历史文物遗迹,也是可能的。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转载]初探九峰山纯阳上宫
                                                                           柿树上还是青色的果实
    在往返九峰山路上会看到一棵形状雄伟、树干笔直的银杏树。这里是大王镇泉沟村。高达40米的银杏古树已被保护起来。据说银杏每年还结很多果实。老银杏旁边是棵只剩一半树干的老柿树,仍可见若干青果已经挂上枝头,让人感佩自然生命的顽强。这里应在道观玄逸观南门外。《创建玄逸观碑》(据传由博物馆收藏)记载这座道观创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是创建上宫的刘若水派其徒所建,正殿三楹,祀玉皇,是山中的10几座元代道观之一。由此也可知,当时在兴建的众多道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程。古人是否如现在人所说,是有目的的将这些建筑与山川自然相结合,进而与《内经图》相符,我们还不得而知。

    元初这次大规模营造活动是全真派鼎盛时期的重大事件,由此九峰山成为一座蕴含深远的道教文化名山。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我们对永乐宫的震撼会更多一份理解:它雄伟的建筑和美丽无比的壁画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当年道教文化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这让我们再次惊叹于祖先对文化创造的执著和伟大成就,他们在艺术上呈现出的精神力量是今人难以达到的,这或许就是文化被割裂后所造成的可叹结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