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古村行窦庄郭壁间

分类: 人文地理文化、文章 |
走在如今的窦庄,街巷格局大体未变,长宽都约500米,现存古建约2万多平方米。老宅大约还有三分之二,尚存几十处相对完整的院落。但新建筑越来越多,老房破败不堪,很多已是人去屋空,难觅“小北京”风采。原有城堡外墙已不存,内墙剩几百米。小北门、南门尚在。原有的各类宗教建筑十多处,大多废弃破损严重。其中佛庙为一进院,正殿坐北面南三开间,悬山顶,前出廊四根小八角石柱,上施大额枋。门枕石有元至正六年(1346年)款。
窦庄几大家族院落尚存不少遗迹。张宅有尚书府上下宅。上宅总体布局棋盘六院,有五凤楼、望河楼、天桥、大花园、小花园,总面积3800平方米。府门朝东,高9米,宽5米,门头砖雕斗拱,石匾阴刻上“尚书府”。下宅三院,南院为两进院,街口处四柱三门式的牌坊大门楼高大雄伟,斗拱达到9层之多,极尽繁复。平面八字形,明楼歇山顶,次楼悬山顶。明楼原挂竖匾,上部楷书“圣旨”,中部书“旌表”。横坊间两块花板,上板书“天恩世锡”,下板书“兵部尚书张五典张铨”(现在未见到)。这一窦庄现存最高大的门楼在维修中。
贾宅典型的砖雕门楼。门上砖匾刻“怡善”,左、右影壁墙上分刻“忠”、“孝”。
紧凑的小院子
诸多精美门楼
还在使用的小石磨
主人外出了,打好的柴就放在门外
据说郭壁历史上出过16位进士,主要出自张、王、赵、韩四大名门望族,韩范家的进士第是南北老街上最显著的老宅。韩范,明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通政使右通政(明朝在南北两京设通政司,设通政使、左右通政等职位。是管理内外奏章文件往来的政府部门)。时魏忠贤当政,朝政昏暗。韩范离职还乡,以诗书为乐,不忘时事。多有著述。如今韩宅还保存着宽大石台基上的高大门楼,两侧石狮、抱鼓石。几位中年妇女就坐在长条石台阶上闲谈着。进门迎面是精美的影壁砖雕,上有松鹤梅竹图案。两侧南北各一个院落。南院门楼完好,上书肃雍,雍字用了异体字。院里还有居民居住,破败中透露着生机。
王家祠堂已经成为废墟
三槐里门洞内
不知道那里的神兽倒卧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