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2019-07-23 09:11:31)
标签:

转载

分类: 墓道石刻遗址寺庙和民间
原文地址:崂山八水河石刻作者:石刻迷

八水河龙潭瀑:“百尺峭崖高无已,左右青山近相比。一练高挂悬崖巅,玉龙倒喷西江水。余波流沫随风飘,如抛珍珠坠还起。只应泉源直上通银河,不然何以仰视去天不违咫。” 蓝祯之,清代即墨人。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潜龙飞瀑”。在龙潭瀑左侧下方,草书,字径50厘米。1981年书法家沈鹏游崂山时所书。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龙吟”。在龙潭瀑泻水口之极高处,瀑涨时,水漫石刻如帘,似潜龙啸吟。隶书,字径1米。1981年书法家黄苗子游崂山时所书。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石建烈士像和诗人贺敬之的《咏崂山英雄群体》诗:“西望华岳颂群英,东望崂山又一峰。神州生气终可赖,思飞瀑洪热泪倾”。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记事题刻崂山五四抢险救人英雄群体纪念碑”。 山东省副省长、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鹏题写的碑名“崂山五四抢险救人英雄群体纪念碑”。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龙潭瀑”。潭前石上有楷书“龙潭瀑”三个小字,字径约20厘米,笔划尚端正,为龙潭瀑上游教子园村山民曲立秀16岁时所书刻。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村民修水库时题刻:“龙潭”。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1910年,王作梅任经理的崂山森林股份有限公司,从即墨县衙无息租得后风庵以上,包括现马场、公司、大涧、二涧、三涧、牧场等十多万亩的山场,开始对崂山进行开发。这是公司在八水河刻的“公司界”。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 重修 山神庙  道光二十八年菊月吉旦“。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鳌首金龟“。隔八水河与玄武洞相对之山巅,岩石如鳌似龟,仰头翘尾,作龟伏状。字镌于摩崖之上,行书,字径3米半,在山下即可相望。青岛市王梦凡书。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玄武洞“。洞处八水河去龙潭瀑山路之左侧,为巨石垒成,玄武洞三个篆字,呈品字形排列,分别刻在三块洞石上,字径80厘米。青岛市高小岩书。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武“字在上面。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天梯“。镌于八水河公路桥北之半山石阶旁。清代以前,进山无路可循,当地山民沿山凿石阶而行,进山之难,犹如登天梯,故名。字径2米半,在海滨即可遥望。青岛市王梦凡书。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太清宫西至“。应该是比较早的刻石,后来太清宫的道士把四至向西拓展到了天门口。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寻真门“。由天梯东攀去太清宫,有巨石横卧道中,石下有洞如门,自古为进山必经之艰险处,人登至此,不敢越石而过,只得穿洞而行,俗称“狗洞”,林钟柱《梯子石记》中记有此洞,因此名不雅,今名“寻真门”,取其进山求真之意。字镌于洞额横石上,面西,字径80厘米。青岛市董海山书。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太清宫界“。太清宫道士所为。位于大平岚,梯子石西端。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梯子石”。位于大平岚。崂山南麓梯子石东起青山口,西到大平岚,全长10公里。这条路明清年间就有了,是通往太清宫的主要道路,那时没有公路,进山都要走梯子石,沿阶凿路,“梯子石”八水河段,在游览路可清楚看到“天梯”和“鳌首金龟”在此处上梯子石直上直下,犹如天梯,东面梯子石蜿蜒而下就是太清宫。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题刻”敕建海印寺西北界“。只是明代万历年间憨山和尚所建海印寺和尚所为。位于八水河去上清宫的路边巨石之上。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石刻四至。位于天门后先天庵旁。据传先天庵建于元代至正年间,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重修。明代黄宗昌《崂山志》记有:“先天庵在天门峰下海门涧上,白道人所建,齐道人成道之所。”白道人即齐本守之师白不夜,明万历年间来崂山。齐道人即为齐本守,他曾历经21年之劳苦,于天启年间亲自为先天庵增建殿宇3间及两廊配房,内祀玉皇。1943年该庵被日军轰炸为废墟。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天下太平“。路边。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崂山“,路边。

 

[转载]崂山八水河石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