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徒步四寺穿越:圆通寺—圣水寺—寿圣寺—玉泉寺

标签:
转载 |
分类: 人文地理文化、文章 |
徒步户外是近年来新兴起的健身运动,应驴友邀请周六参加了:跨越巅峰的四寺穿越之旅。
第一站:圆通寺
早上7:30乘坐7路车到西黄村中学下车,走了大约3-4里的山路,一座寺庙出现在眼前这便是西黄村佛光山的圆通寺。
圆通寺有圆通殿和客堂,圆通殿里有佛菩萨和祖师,以及四大天王,在这里的佛光山上最有名气的应该属于殿外上弘下川长老“圆寂塔”
第二站: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邢台县西黄村的东北,圣水寺始建于隋开皇四年,距今已有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古香古韵的无梁殿,显示着果真久远的年代,殿前碑刻铭记着殿龄的历史,只可惜那块最原始的碑刻,毁于文革期间的疯狂举动,除无梁殿外,其它各殿基本被那些祸国殃民的愚民们毁坏怠尽,院庙内除供奉着观音和如来外,还供奉着白龙、九龙神像,据说唐僧取经结束后,白龙马东归在此修行,终成正果,幻化成神,其修炼处现一泉水,冬不冻,夏不枯,四季水量不变,汉朝刘秀在此囤兵,饮此水后兵强马壮,一举恢复汉室,封此泉为号圣水泉,寺名改为圣水寺,最西边供奉的是一位清朝名医--显泽侯,据说他是和顺合山人,医术高超,济世救人,于清朝同治年间来到圣水寺,悬壶济世,救人无数,世人遵其为神,常年供奉。
第三站:寿圣寺
寿圣寺位于邢台县皇寺镇西张马村西2公里的云崎山下的柳树坪上,距离邢台市25公里。寺庙三面环山,西面的云崎山,俗称:“小西天”,寿圣寺是在一座古刹,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今寿圣寺是2009年由祖籍西张马村的晋商陈来贵先生捐资百万兴建的,于2010年10月20日举办了开光大典,对外开放。
皇寺镇,东距邢台市城西二十公里,地理位置独特,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丘陵地带,属典型的“山口镇”,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为浅山区。皇寺的“玉泉夕照”是邢台民国时期的八景之一。每当夕阳西坠,在古刹的屋脊飞檐上,在鸟柏的树冠桠杈上,在玉泉池的凉台牌坊上,以及在四周的山林石崖边,均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彩辉,景观十分幽静、壮丽,形成了游人神往的美景。从碑记和民间传说上看玉泉寺的历史发展。玉泉寺始建于唐,重修于金,中兴于元。禅寺营建于太行东麓之龙山下(亦称棋盘山)。轴线建筑存有二殿,唐柏三株。2002年9月,净慧法师组成玉泉僧团正式接管玉泉寺;次年三月中旬开始进行恢复建设,到2005年时玉泉寺第一期修复工程顺利完成,先后对三宝殿(原大雄宝殿)、观音殿(原称大佛殿、古称华严殿)进行保护修复,大殿前重新修复自金、元到明清、民国碑刻数十次。新塑佛祖金身12尊,其中观音殿2.5米高红木(黄花梨)观音像,独木雕成,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价值;并在玉泉禅寺东西两侧新建了殿堂僧舍近百间,总面积达3000多平米;二期扩建工程已经启动,现在轴线重建了天王殿和山门,治理玉泉池并重修了玉泉池石栏及停车场,还有修砌部分围墙及河道护坡也在进行当中,计划恢复原有的钟鼓楼及玉泉牌坊等工作也在积极准备中。从寺院来说,现有的房屋及设施亦有规模,各种设施也自成系统,已经基本上满足佛事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