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值得纪念的历史之1984年(10)-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
(2014-01-28 15:54:34)
标签:
发展纪念历史旅游 |
分类: 1984年 |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12月31日我国南极长城站奠基典礼举行。而南极大陆已被发达国家开始瓜分。
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四大洋中之三: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同时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位于七大洲面积的第五位。南极洲约98%面积被冰覆盖,冰的厚度平均达1.6千米(1.0英里)。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高、最寒冷、最干燥、最多风的洲。全洲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沿海地区和岛屿略多,但也较少超过200毫米(8英寸),因此被视为荒漠。自然环境严酷,全年约有1000人暂时居住在大陆上零星的观测站中。只有耐寒能力极强生物能生存于此,包括企鹅、海豹、线虫、缓步动物、螨、多种藻类和其他微生物,以及冻原植被。
人类第一次证实目睹南极洲,普遍被认定是1820年、俄罗斯探险家米哈伊尔·拉扎列夫和法比安·戈特利布·冯·别林斯高晋。由于气候恶劣、资源缺乏以及地理孤立性,南极洲在之后的十九世纪,始终没有引起众人的注目。1890年代,苏格兰地图学家约翰·乔治·巴萨罗缪首度正式使用“Antarctica”作为大洲名称。“Antarctica”是罗马化的希腊语,意为“北的另一边”。
由于其气候不适宜普通人类居住,南极洲没有永久定居人口,仅有一些来自其他大洲的科学考察和捕鲸人员。
詹姆斯·库克,FRS,RN(Captain James Cook,1728年11月7日-1779年2月14日[1]),人称库克船长(Captain Cook),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航海家、探险家和制图师,他曾经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带领船员成为首批登陆澳洲东岸和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也创下首次有欧洲船只环绕新西兰航行的纪录。库克从1772年扬帆南下到19世纪末,先后有很多探险家驾帆船去寻找南方大陆,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帆船时代。
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尽管时间短暂,但人类先后征服了南磁极和南极点,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探险英雄。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英雄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中期,人类在南极探险逐渐用机械设备取代了狗拉雪橇。1928年英国的威尔金驾机飞越南极半岛,1929年美国人伯德驾机飞越南极点,同年另一美国人艾尔斯沃斯驾机从南极半岛顶端飞至罗斯冰架。飞机在南极探险方面为人类宏观正确地认识南极大陆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机械化时代。从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起至今,众多的科学家涌往南极,他们在那里建立常年考察站,进行多学科的科学考察,人们称这一时期为科学考察时代。
南极洲是世界上惟一没有污染的大陆,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984年11月20日,我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距北京1.75万公里。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第二个科学考察站南极中山站,距北京1.25万公里,距南极点2903公里。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冰穹A建设的昆仑站胜利建成,高程4087米,距离南极冰穹A7.3公里。
作为世界大国,在各方面的责任皆大。
截至2013年,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已有十多个国家在南极大陆和沿海岛屿上建立了4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站,每年参加越冬的科考人员不到750人,夏季考察队员也不过2000~3000人。此外,暖季时乘船或飞机到南极半岛和罗斯岛(麦克默多站)旅游的人数有几百人至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