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摘10:《小窗幽记》
(2025-08-28 09:23:41)《小窗幽记》精华
1.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出处】《小窗幽记·集醒篇》
【释义】为人处世,七分认真,三分糊涂,不较真、不苛求,方能从容立身。
【感悟】真正的智慧是“难得糊涂”,凡事不走极端,留有余地,方能久安。
2.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出处】《小窗幽记·集醒篇》
【释义】与其让对方初见时欣喜,不如让其长久相处而不生厌。
【感悟】真正的交往贵在“久处不厌”,浓淡相宜,远近相安。
3.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出处】《小窗幽记·集醒篇》
【释义】潜伏越久的鸟,一旦起飞必飞得高;开花越早的植物,凋谢也越快。
【感悟】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过早显露锋芒者,往往难以持久。
4.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出处】《小窗幽记·集醒篇》
【释义】将聪明藏于笨拙之中,以隐忍成就光明;在污浊中保持清廉,以退为进。
【感悟】真正的智慧是外柔内刚,不露锋芒,方能行稳致远。
5.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出处】《小窗幽记·集醒篇》
【释义】不重钱财能聚集人心,严于律己能使人信服,胸怀宽广能赢得人心,以身作则能领导他人。
【感悟】这是领导力与人格魅力的核心准则。
6.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出处】《小窗幽记·集醒篇》
【释义】朋友关系应从淡薄到浓厚,从疏远到亲近,循序渐进。
【感悟】真正的友情需时间沉淀,急功近利难成深交。
7.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
【出处】《小窗幽记·集灵篇》
【释义】主动让利比争夺利益更明智,逃避名声比追求名声更高明。
【感悟】懂得舍弃,方能长远获益;不争名者,反得美名。
8.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出处】《小窗幽记·集灵篇》
【释义】心无成见、不带偏见,才能读尽天下书;内心澄澈,方能从容处世。
【感悟】修养身心,先要清心寡欲,去除杂念。
9.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出处】《小窗幽记·集法篇》
【释义】高兴时说的话往往不能兑现,愤怒时说的话常常失态失礼。
【感悟】情绪激动时慎言,保持理性才能不失信于人。
10.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出处】《小窗幽记·集灵篇》
【释义】听到别人行善反而怀疑,听到别人作恶却轻易相信,说明内心充满敌意。
【感悟】心存善念,才能看到世界的光明。
11. 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
【出处】《小窗幽记》
【释义】过度的恩爱反成羁绊,富贵反而成为身体的负担。
【感悟】情爱与富贵皆需适度,执著则成枷锁。
12.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了无时
【出处】《小窗幽记》
【释义】现在能停止就应立刻停止,若等万事俱了,永无终结之日。
【感悟】当机立断,不拖延、不犹豫,方能掌控人生。
13.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出处】《小窗幽记》
【释义】浮躁之人难有深刻见解,胆怯之人难有超凡眼光。
【感悟】成大事者,必沉得住气,看得长远。
14. 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出处】《小窗幽记》
【释义】静静观赏花开花落,不参与人间是非议论。
【感悟】远离口舌之争,心静如水,方得自在。
15.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出处】《小窗幽记》
【释义】人生若总追求满足,何时才算满足?未老之时能得清闲,才是真闲。
【感悟】知足常乐,珍惜当下,莫待老来空叹。
16.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
【出处】《小窗幽记》
【释义】真正的洒脱不在于饮酒高歌,而在于内心的自由;虚假的庄重往往在公众场合刻意表现。
【感悟】内外一致,才是真性情;做作之人,反显浅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