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思林徽因之十二:林徽因说:感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

(2024-06-24 11:10:34)

人们都说:“感情面前,很难清醒,尤其是爱情”

林徽因却清醒地说:

“感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至今都觉得,林徽因是那个时代,对爱情、对婚姻、对男人都十分通透的奇女子。

1920年10月的一天,徐志摩第一次见林徽因。

初次见面,恃才傲物、多情浪漫的大才子,就被林徽因的美貌与才情吸引住了,林徽因亦如此。

此时的林徽因,才16岁。父亲要在欧洲各国考察开会,林徽因则一个人在伦敦圣玛丽亚学院学习。

追思林徽因之十二:林徽因说:感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


独居的日子是寂寞的,林徽因渴望有人来爱她。

此时的徐志摩因为崇拜罗素而来,谁知罗素已经被剑桥开除,失落之下,不得已选择了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个仿佛心有灵犀的人,就这样相遇了。

同样具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同样熟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也同样热爱雪莱、莎士比亚,太多的相似,共同的爱好让两个灵魂越走越近。

在徐志摩的眼里,林徽因“异乎寻常的美丽、活泼、聪明”;

在林徽因的眼里,徐志摩“孩子般的单纯、天真、热情”。

情人眼里出西施,情到深处难自拔,两个人的眼里,尽是对方的美好。

本以为是美丽少女遇上了青年才俊的唯美爱情故事。不曾想,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平静。

原来徐志摩早已成婚,并且与妻子张幼仪已经育有一子。张幼仪此次专门赶来,就是劝他回心转意。

当林徽因知道这一切,初次见到张幼仪时,张幼仪正身怀六甲,即将生下她和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

爱情让人疯狂,也让人迷失。

徐志摩坚信自己和张幼仪的婚姻是错误的,林徽因才是那个他真正喜欢的人,所以他不顾一切地和张幼仪离了婚。

林徽因的厉害之处在于,她虽然渴望爱情,却并没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一个男人,明明不喜欢一个女人,却和他有了两个孩子;

一个男人,明明喜欢一个女人,却不告诉她,自己已经结婚的事实;

一个男人,为了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可以不顾自己的妻子安危扔下她不管,甚至是如此理直气壮地要和她离婚。

这样的男人还值得爱与托付吗?

林徽因早就看透了这一切。她选择回国,断了自己的念想;她用一封信,结束了也许本不该来的爱情。

追思林徽因之十二:林徽因说:感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

男人对女人爱还是不爱,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后,追着林徽因回到国内,谁知一转身就爱上了好友王庚的妻子陆小曼。

男人的爱很决绝,女人的爱往往绵长。

徐志摩飞机失事死后,生病卧床的林徽因,征得梁思成同意后,曾将失事飞机的一片残骸挂在卧室里。

只能说在那个16岁少女的世界里,徐志摩真的来过,并且留下了很深的印迹。

1921年,林徽因回国后,与梁思成见面。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约会,爱恋在他们之中开始弥漫开来。

在外人看来,他们始终是才子佳人,伉俪情深,殊不知他们也曾一次次经受婚姻的考验。

也许林徽因早就预料到了即将会发生的一切矛盾,但她从未想过离开梁思成。

首先,立场不同。林徽因与徐志摩的事情,对于曾留学海外,接受新式思想,且与林父林觉民多年挚友的梁父梁启超来说并不介怀,他反而对林梁二人的婚姻非常赞同。         

但是梁思成的母亲李惠仙,出身名门,父亲李朝义曾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为官。

作为传统封建思想教育下的大家闺秀,李惠仙对于女子贞操这种东西极其看重。听闻林徐二人的诸多传闻,李惠仙早就对林徽因没有了好感,认为林徽因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其次,观念不同。林徽因是典型的事业女性,接受的是西式教育,传统的三从四德,在她身上并没有很好体现出来,致使婆媳两人矛盾进一步加深。

第三,姑嫂不睦。梁启超的长女梁思顺对于林徽因与徐志摩的事情早有耳闻,另外其与母亲李惠仙的感情十分深厚,所以她也极力反对林梁二人在一起。

家庭琐事,往往是婚姻的腐蚀剂

两人还未在一起时,常常因为各种琐事爆发矛盾,争吵不断。

一边是自己的未婚妻,一边是自己的家人,本就沉默的梁思成,更是左右为难,但也极力想办法缓和。

林徽因也明白,自己不该过于任性,不该让这个一直包容自己的男人处在压抑当中,自己也应该多多宽容,多多理解。

“尤其是在自己父亲中流弹身亡后,梁家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自己的留学费用”。

林徽因晓得她和梁思成的关系又多了一层牵绊。

1928年,相恋十年后,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时,即便已经将佳人拥入怀中,梁思成依然自我怀疑。他疑惑地问林徽因:

“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你选择的人会是我”

林徽因轻轻地回答: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答案)了吗?”

因为这句话,林徽因用后半辈子做了最好的回答。

所谓“梁上君子,林下美人”,他们的故事比一切文字都要美丽和浪漫。

追思林徽因之十二:林徽因说:感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

1923年,梁思成外出曾经发生了车祸,被诊断为右腿骨骨折且伤到了筋骨。林徽因得知后心急如焚。

之后的每一天,尽管天气炎热,她依然坚持每日为梁思成擦汗翻身;担心他无聊,每天都陪他聊天散心。有爱人的陪伴与呵护,梁思成的伤痊愈地很快。

 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林徽因也坚定了心中的选择。

但即使情投意合,林徽因并没有立即走进婚姻,而是选择了继续求学,寻找自己心中的梦想。

自始至终,林徽因都是清醒的,她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两人一起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该建筑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另辟蹊径选择进入美术系,然后坚持旁听建筑系课程,并完成了其所有课程。

一百年后的前几天,宾大建筑系为林徽因补发了学位证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的中国驻加拿大总领事馆进行了婚礼。

尽管双方的家庭都是非常开明,两人接触西方的理念很多,但林徽因却坚持穿着自己设计的极具东方色彩的婚纱。

度蜜月——对于所有的女孩来说,犹如白雪公主在即将进入象牙塔前,打开的第一个魔法盒,浪漫神秘,且让人充满期待。

然而林徽因却将蜜月安排成了一次有目的的旅行。

从美国到加拿大,从英国到威尼斯,再从马赛到巴黎,两人一边考察欧洲各种经典建筑,一边徜徉在异域风情的美轮美奂中。

或典雅、或华美,各种建筑盛宴将两颗年轻的心灵,一次次融合在一起。

女子本娇弱,再理性的女子,也有嗔嗲撒娇的时候。

林徽因也有抱怨的时候。因为梁思成这个直男,总是把林徽因当作标尺。换句话说他只顾着拍建筑,给林徽因拍照,像是捎带着。

美丽浪漫是恋爱的模样,柴米油盐是婚姻的真相。

婚姻里的爱情,往往是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一起为共同的热爱奔跑。

留学归国后,他们踏上了东北的沃土。

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学设计原理,而林徽因则教授设计美学、基础的美术和建筑史。

他们一边一起辛苦研究开发教材,一边外出丈量测绘古建筑绘图,作为教学素材。

九一八事变后,国土凋零,硝烟弥漫。为了加紧中国古建筑体系的研究探查,1932年到1937年,两人历经千辛万苦,穿梭于全国各地,寻找遗落在祖国山川河谷中的建筑瑰宝。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对婚姻的嘲讽。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对爱情的憧憬。

最好的爱情婚姻是什么模样?应该是再艰难的时刻,依然能够不离不弃、相濡以沫,

是灵魂与肉体在理想与现实面前,都能完美契合!

追思林徽因之十二:林徽因说:感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Angelintheworld
后一篇:夏至逢中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