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2024-05-23 12:44:48)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与营造学社的刘敦桢、莫宗江等同仁一起从北平出发,第一次奔赴山西,用20多天的时间,在大同调查了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云冈石窟等古建筑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大同梁思成纪念馆


华严寺、善化寺

华严寺和善化寺被誉为“辽金巨刹”,寺中保留了许多辽金时期的殿宇,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代木建筑。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华严寺与善化寺的调研,是梁思成领导的典范实践。他们对测绘工作的每一处细节均都一丝不苟,从寺院总平面布局、建筑主体到各个构造细部,都要进行量测、绘图、摄影、记录。对史料、文献、碑文要一一抄录无误。最后绘制的建筑平立剖面均十分精确,梁思成说:“中国人研究中国自己的东西,当然应当达到世界水平。”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林思成在善化寺普贤阁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1056年,塔高67.31米,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应县木塔最惊人之处,在于它采用全木结构搭建3000吨木制构建以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构成塔身,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却能屹立近千年不倒。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当年,梁思成查遍北平图书馆的所有资料,也没有找到一张应县木塔的图片。于是,他写封信去请应县照相馆的主人拍摄一张应县木塔的照片寄来,他会如数支付全部费用。梁思成真的就写了封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写了"山西应县最高等照像馆"。有意思的是,投石问路还真见了效,应县白云斋照相馆给他寄了封回信,按他的要求,拍了张应县木塔的照片来。照相馆的主人是一位雅士,他并不要钱,而是请梁思成寄一点儿北京的信纸和信笺作为照片的报酬。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据梁思成的助手莫宗江回忆,900年历史的木塔,年久失修,考察应县木塔时,人在上到木塔塔顶的时候,已经能感觉到身体几乎要被大风刮下去了,除了几根铁索外,没有任何可以攀援的东西,梁思成的腿不好,但他硬是握着冰冷的铁索,两腿悬空地往刹尖攀去,突然一声惊雷炸响,梁思成浑身一抖,差点松开了抓住救命铁索的手……下面这张图,就是梁思成当年冒死拍下的塔顶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它最神奇的地方是全塔没有用一颗钉子,整座木塔耗尽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红松木料,全部以榫卯结构相接,54种斗拱遍布塔身。卯榫结合,刚柔相济,这种精妙的结构,有着巨大的耗能减震作用,确保了67米多高的巨大塔身屹立千年不倒,在雷电、地震、战乱中,与时间做着一次次伟大的对抗。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高达十几次之多!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附近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其他地方舍宇皆倒塌,木塔曾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但强震过后仍巍然屹立。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除天灾外,应县木塔还屡受战祸侵扰。登上木塔,仍能看到木柱横梁上累累的弹孔。1926年晋奉军阀战争,木塔被二百多发炮弹和枪弹击中,1948年解放应县时,木塔又被12发炮弹击中。而它竟然完好无损,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在这座木塔上,还供奉着两颗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  是释迦牟尼的灵牙遗骨。还有辽代的珍贵刻经,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壁画,及帝王、书法家的历朝书法匾额,均寓意深刻,弥足珍贵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壮观的遗迹,建造于北魏时期,位于陕西大同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

主要有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可当林徽因夫妇来到这里时,周边并不适合旅游,周围也没有什么人家。他们来到云冈以后,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饭店,他们只好住在一位农民的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他们完成了石窟的探索和考察。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确实是在受苦,但对林徽因来说,这却是一种别样的生活,她总能找到浪漫和诗意。农民的家里也是没有门窗,没有家具,甚至连屋顶都没有。

这里的农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只能靠着田里的庄稼生活。所以他们只好跟着农民一起吃煮土豆、喝玉米面糊糊,偶尔会吃一次咸菜。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由于长时间不在北京,她的身体也被拖垮,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长期患肺结核的病人来说是难以适应的。于是她不得不回到北京。
梁思成接替她的工作,答应会把考察中的情形写信告诉她。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4---山西大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