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1---北京

(2024-04-17 14:08:23)

林徽因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北京度过的,她发自内心地爱着北京,直到现在北京还依然留存着她曾经的痕迹。

1、前王公厂胡同、御河桥边织女桥西,林家有女初长成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她的父亲林长民是一位博学多识而又在政治上较为活跃的人物。林徽因是林长民的大女儿,她从小聪慧过人,林长民视她为掌上明珠。林徽因一家本住在杭州,因为林长民要到北京发展,遂将家迁到了北京。

  1914年,林徽因与祖父来京,与父亲同住在前王公厂。前王公厂的家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林长民与第三位妻子程桂林及孩子们居住,而林徽因和母亲只能住在后边一个比较小的院子里。不久,林家就迁到了御沟河边织女桥西。林徽因与表姐们进入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在前王公厂和织女桥西,林徽因慢慢长大。

  前王公厂在佟麟阁路以西,这片地方在明代老地图上标注的是王恭厂的字样,这说明明代掌管营造火器的王恭厂便设在这里。据明史记载,王恭厂与盔甲厂,同归工部军器局统辖,王恭厂主要负责铳炮、火药的制造。清代,王恭厂被废除,在王恭厂地界逐渐形成了街巷。在喧嚣的北京城里,这里是难得的一片“净土”。行走在胡同间,被老北京胡同那种静谧,安详的感觉包围着。虽然林徽因的旧居,已然难以寻觅,但是从胡同中遗留的那些深宅大院间,似乎感觉到了林徽因生长环境中的那种大家风范。

1920年春天,林徽因与父亲去了英国。

2、北海快雪堂——情人不愿受干扰

  1921年,林长民带着女儿林徽因回国,住在景山雪池胡同,这时她与梁思成相识了,梁思成与徐志摩相比,没有那么多浪漫的情感,但是他多才多艺、幽默风趣,这些都吸引着林徽因,他们渐渐相爱了。而此时,徐志摩的旧情复燃,对林徽因穷追不舍。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从英国回国,从家乡来到北京。1923 年,梁启超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非常恳切,告诫他万不可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建议徐志摩放弃。可是这时的徐志摩哪里听得进劝告,他给梁启超回了封信,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当时梁启超是松坡图书馆的馆长,松坡图书馆有两处院子,一处在西单的石虎胡同,一处在北海公园里的快雪堂。快雪堂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有一把快雪堂的钥匙可以自由出入,于是星期天便约了林徽因来此相聚。而徐志摩就凭着梁启超的弟子、林长民朋友的身份来快雪堂找林徽因,开始梁思成热情相待,但是来得多了,梁思成自然不愿意了,于是他在门上贴了张纸条“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看到纸条,也不好意思常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这里逐渐感情至深。

  跨进北海公园的大门,沿着池边的小路入园。在九龙壁西边,一簇绿树掩映的红墙中,洞开一个小角门,这里就是快雪堂。快雪堂是一处幽静高雅的院落,长长的游廊上,嵌满石刻,上集晋、唐,下集宋、元,有历代书法家王右军、颜真卿、米芾、黄庭坚、赵孟頫等人的书法真迹,蔚为壮观。站在这个“大雅之堂”中,似乎理解了林徽因与梁思成之间为什么会产生那样高尚的爱情了。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1---北京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1---北京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1---北京

  3、北总布胡同3号——闻名京城的“太太的客厅”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中国访问,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等人陪同泰戈尔游历北京。泰戈尔为林徽因写了一首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7月,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到美国学习,后来,二人在加拿大完婚。婚后不久回到北京,随后去东北工作。1930年冬,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住在了北总布胡同3号,他们在这里一直住到1937年。

  北总布胡同北起大雅宝胡同,南至东总布胡同,东有两条支巷通先晓胡同,西与向春胡同、后赵家楼胡同、前赵家楼胡同、小羊宜宾胡同相通。林徽因的故居现在的门牌已经改为了北总布胡同24号。前些日子有一条轰动的新闻,林徽因的故居即将拆迁,众多学者纷纷上书,要求保留此院,虽然最终此院被保留下来,但是大半的院落已经被拆了。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1---北京

 在很多的回忆中,北总布胡同3号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院子的四周是高高的围墙,里面有几棵开花的树木,沿着墙跟有一排平房,它们的屋顶由灰瓦铺成。林徽因夫妇将一些窗子下层糊的纸换成了玻璃,这样一来,在屋子里就能看到外面的花草树木,冬天一到,还可以晒太阳。

  虽然现在这已是一座残缺不全的院落,但是这方院落里曾经有过名噪京华的“太太的客厅”,聚集过中国文化界名流,承载着林徽因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那时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张奚若、哲学家邓叔存、经济学家陈岱孙、作家沈从文和萧乾等都是这里的常客,而聚会的主角自然是林徽因。梁思成说话不多,他总是注意地听着,偶尔插一句话,语言简洁,生动诙谐。很多读过冰心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的人,都认为就是暗指林徽因的客厅。而林徽因也曾因在小说中被讽刺,送过冰心一坛山西陈醋。1931 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任法式部主任,从此开始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林徽因与梁思成住在北总布胡同的7年间,他们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调查了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对其中的206座古建筑进行了详细测绘,完成图稿1898张。为保护中国的古建筑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林徽因一家离开北京,辗转他方。

       林徽因一家搬离北平时,她与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只有八岁。据梁再冰回忆,抗战胜利以后,全家人还去北总布胡同看过,“也许是年龄大了,觉得那个院子没有小时候大了”。此后几十年,梁再冰一直没有去过故居,直到这座小院即将被拆迁时,梁再冰再回故居,她依然清晰的记得,小时候进到院子里右边有很长的路,往里走才是第二道门。而现在的小院,早已不再是当事人记忆中的院落了。

        4、清华大学胜因院

        清华名胜之一的胜因院,因抗战胜利而得名。而更有名者则是因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设计图纸并指导建筑,而且还住在12号楼,巧合的是,设计者与这建筑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因字,真是因缘巧合!可惜12号楼已拆。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1---北京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1---北京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1---北京

       5、八宝山林徽因墓

        如果有机会去八宝山,你能够在林徽因墓地的周围找到梁思成和金岳霖的墓地,几个墓地的距离并不算远。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而林徽因的墓地就是他亲手设计的。

        关于梁思成设计林徽因墓地还有一个小故事,大家都知道我们著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由梁思成设计的,在他设计碑面图案的时候,将林徽因的人物造型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备选草图之一最后在各方面考虑下,还是没有选用这张草图但是这个图梁思成将它用在了林徽因墓地的墓碑上面。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1---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如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