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2023-09-24 08:54:41)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转入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6年在伦敦大学的经济政治学院,在马林诺斯基门下学习社会人类学,1938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38年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4年加入民盟。 1981年,他荣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赫胥黎奖章。1982年,他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又被澳门东亚大学授予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情感经历


1、费孝通早逝的发妻——王同惠

在大学里,费孝通结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同惠。王同惠有着丝毫不逊色初恋杨绛的温婉气质和卓越才华,她和费孝通当时研究的是同一学术领域,两人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在和王同惠的感情中,费孝通走出了初恋的伤痛,两人在一片甜蜜中结为了夫妻,周围的朋友都对这对天作之合送上了祝福。

结婚后不久,两人为了学术研究决定共同前往广西调研,然而,这段旅程却残忍地使这对新婚夫妇天人永隔。

1935年,费孝通与王同惠结为伉俪。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1935年12月,在广西瑶山的调查中,费孝通误入瑶人设下的“虎阱”,被木石压住。妻子王同惠奋不顾身地把石块逐一移开,但费孝通足部已受重伤,不能站立。王同惠赶紧跑出森林求援,从此一去不返。次日傍晚,才有人发现了费孝通,第七天在湍急的山涧中,发现了王同惠的遗体。此时,他们结婚才108天。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2、第二任妻子-孟吟

1939年,经大哥费振东介绍,费孝通结识了孟吟,不久便在昆明结婚。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孟吟出身农村,一生中并没有获得多少文化教育,似乎和身为学术大家的费孝通并不相配。但孟吟身上却有着中国传统女性所具有的一切优点,她温柔、贤惠、体贴,在生活中,她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费孝通的饮食起居,让费孝通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夫妻俩一直相敬如宾,恩爱万分。

建国之后,费孝通曾在文革中被错误地打为右派分子,经历了一段劳动改造的苦难生活,在这期间,妻子孟吟一直不离不弃,始终陪在丈夫身边,两人携手走出了这段苦难的日子。

1994年12月1日,爱妻孟吟病逝。费孝通感慨万千,作诗悼亡。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3、念念不忘、一生执着的“初恋”-杨绛

费孝通出生于江苏苏州,虽说家世没有钱钟书显赫,但却依旧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家族。6岁时,费孝通经由家人带领,前往吴江第一小学读书,随后不久,便转入了振华女校学习。

于振华女校中,费孝通认识了年仅12岁的杨绛。亦是这惊鸿一瞥,开始了费孝通长达半生对杨绛的追求。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但费孝通在振华女校中的日子并不好过。皆因他是男儿身,在女校中却是总被人当做"珍奇动物"一般看待,于是没过多久,费孝通便再次转学,前往东吴大学附属一中读书。此时,杨绛则继续在振华女校完成自己的学业。

1928年,是偶然的相遇,亦是命运的安排,费孝通与杨绛一起考入了东吴大学。在大学中的生活,是他们二人相处最为愉悦的生活。

作为之前的好友,久别重逢后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费孝通因年少之时数次转学,培养了一种老实腼腆的性格,而亦是因这种性格,让他成为了杨绛一直"欺负"的对象。

杨绛出生于北京,但因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他们全家便举家迁至上海,意图躲避战乱。而后,又因为战乱的影响,杨绛一家先后搬迁至苏州、杭州等地。最终直至杨绛到了上学的年纪,他们一家才算是于北京安定了下来。

 

而后,杨绛在北京上完小学后,便跟随自己的大姐、三姐前往上海继续求学。待其于振华女中毕业后,本欲考取清华大学,但最终却以失败收场,旋即选择入学苏州东吴大学。

多年的乔迁生活,帮杨绛养成了直爽坦率的性格,而这,亦与费孝通老实腼腆的性格明显的不同。

于是,在东吴大学求学期间,杨绛常常捉弄自己这位老友,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画他的丑照,张贴至学校的公告栏上。

虽说被丑化的是自己,但费孝通对此却是毫不生气,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感觉到杨绛与常人不同的可爱之处。

费孝通知道,他开始沉迷于眼前这个一直"捉弄"自己的女孩了。从振华女校的初遇开始,至东吴大学的接触,再到现在的玩笑,那颗神秘的爱情种子,早已在费孝通的心中生根、发芽、成长。

但因为费孝通本就腼腆,他只知道喜欢,却不知如何表达。

或许在少年时,费孝通便觉得,只要自己一直付出,那么这份爱情就一定会有结果的那一天,而他所有的付出,亦会被杨绛所接受。

但事实证明,好运永远都不会眷顾单恋的人,即使那人,有着一片痴心。

1932年,杨绛于东吴大学毕业,转而前往了自己梦寐以求之地——清华大学,成为了一名研究外国语文的研究生。此时,费孝通已接受梁漱溟先生之邀,前往山东邹平县参加乡村建设工作。

费孝通曾想着,当他们二人毕业之后,便向杨绛表白。但他却是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杨绛对自己的感觉。

在杨绛心中,她并不喜欢一直陪自己玩耍的费孝通。外表憨厚,甚至还有些愚钝,是杨绛对费孝通最为直观的看法。至于为什么她陪他一起玩耍,则是在当时的众多人中,费孝通真的太好欺负了。

而杨绛所喜欢的人,是知识渊博、知书达理的人。很显然,在杨绛这里,费孝通并不属于此列。至于可以符合杨绛要求的人,虽说之前没有遇到过,但她相信,很快,自己就会遇到他。

而事实真的如杨绛所预料一般,1932年,在清华大学的古月堂前,杨绛遇到了钱钟书。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正如《圣经》中所说:有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爱人。

在那一刻,杨绛已经认定,自己眼前的钱钟书,这位眉宇间"蔚然而深秀"的人,便是这辈子唯一的爱人。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彼时钱钟书自1929年入学清华大门以来,便一直在校园内保持着极高的知名度。除却他的数学仅考了15分外,他的英文成绩满分,是促使同学们不得不佩服的对象。

但人红往往就意味着是非多,没过多久,清华校园内就传出了钱钟书已经订婚的谣言。甚至直至杨绛入学,谣言已经变成了钱钟书已在校外有子。

伴随杨绛进入清华校园的,还有追求她的男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或费孝通早已成为杨绛男友。

而这些故事,虽说他们本人不在意,但却是传到了对方的耳朵中。

于是,在二人初遇的那一刻,钱钟书对杨绛喊出了"我没有订婚",杨绛亦同时喊出"我没有男朋友"。二人同时说完后,十分尴尬地相杨绛与钱钟书视一笑,随后,他们的关系亦因时间的推移,逐步亲密了起来。直至后来,清华大学内部关于二人的独立传言少了许多,多的却是他们二人早已在一起。但在钱钟书与杨绛二人的眼中,这个谣言,它并不是谣言。

他们二人真的相恋了。

她的事,他都懂

虽说他们二人对此满不在乎,但却有一人对此事十分关心。于是,在杨绛认识钱钟书的第二年,那人舍弃了自己原本的工作,考入了清华大学,成为了一名研究生。

这人名叫费孝通,他考入清华的原因,亦是为了杨绛。

于是在入学后不久,费孝通便前往至杨绛的住所,他想让杨绛亲口告诉自己,她与钱钟书相恋了。甚至,他还想克服自己的胆怯,亲口向杨绛表白。

 

待他抵达杨绛住所后,那只本想敲响房门的手,不知何时又自己降了下去。费孝通没有想好该怎么与杨绛开口说这件事,甚至,他连钱钟书是谁都不大了解。

最终,费孝通转头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拿出了信纸,开始向杨绛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

因为同处一个地区,所以很快,杨绛的回信就被送至费孝通手上。在信中,杨绛清楚地向费孝通说明自己早已与钱钟书在一起了,劝费孝通不要再白费心思。她甚至还问为什么明明都在清华,费孝通却不来找她。

费孝通拿着回信,瞬间勇从怯来,跑至书桌前,寻出信纸,向杨绛写了一封情书,并亲自送到了杨绛的手中。见到杨绛的时候,费孝通直接向其说明:这么多年的相识,自己比钱钟书更适合她,只见一面的感情并不长久。

杨绛见到费孝通气喘吁吁的样子,并没有表现些许的心疼,反而直言道:"你要执意这样,我们就只能绝交。

多年的相识,费孝通早知杨绛的性格。倘若她所说绝交,那必定是绝交。最终,费孝通只能怏怏离去。

虽说就这么放弃多年的喜欢,并不是他费孝通所愿。但他更不愿就此放弃与杨绛的交往,虽然只能做朋友,但也是极好的。

1933年,钱钟书与杨绛订婚。两年后,费孝通亦与王同惠喜结连理。

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在苏州老家与钱钟书举行婚礼。结婚以后,两人也一直相敬如宾。

到了夏天,钱钟书要去英国牛津大学求学。杨绛生怕钱钟书一个人在英国照顾不好自己,于是也随他一同前去英国留学。在英国的学业结束以后,两人又去法国深造,到了1938年才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归国以后,杨绛一直担任教学工作,有一段时间还肩负起振华女校的校长职务,算是对母校的回报。不过后来由于战争缘故,学校停办,杨绛便又重新拾起教鞭,业余时间还写一些剧本。

1949年,钱杨夫妇在清华大学任教,和费孝通又成为了同事。

费孝通晚年时,干脆直接说他的第一个女朋友是杨绛。于是一些坊间小报便抓住这句话开始进行炒作,有的大字报标题就是“费孝通的初恋是杨绛”。

这些报纸原本就是标题党,仔细看下去就会发现没有什么靠谱的实质内容。

杨绛看到这些报纸,满不在乎地说:“费的初恋不是我的初恋,让他们炒去好了。”

一场跨越世纪的友情

杨绛和费孝通两人虽然没有成为一对儿,但他们一个从事文学,一个从事社会学,两相之间还经常有交错重叠的时候。

杨绛虽然在文学事业上的名气不如钱钟书响亮,但她的贡献也是实打实的,而且杨绛学习起来特别努力,也很有学者的认真负责精神。

1957年,中宣部希望杨绛可以翻译出《堂吉诃德》,并且告诉她从哪种译文翻译出来都可以。

杨绛本身是十分喜欢这部小说的,她仔细研究了五种英法文译本,觉得或多或少都有些瑕疵,于是她决定直接翻译原版。

可杨绛是没有学过西班牙语的,为了翻译好这本小说,她需要从头开始学西班牙语。那时候杨绛已经48岁了,记忆力远不如十几二十岁的时候,重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是很吃力的。

然而杨绛就是有着这种顽强的毅力,她靠着刻苦钻研学习,终于在1962年成功将这部小说翻译完毕,这期间经历的艰辛可想而知。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杨绛是一个非常热爱学问的人,而且对学问十分严谨负责,想必也正是这种美好的品质深深吸引了费孝通。

有一次,中国社会科学家要去美国访问,钱钟书和费孝通都在访问的名单里,而且两人的住宿还被安排在一起。

虽然钱钟书同费孝通也算是朋友一场,可是钱知道费孝通喜欢过杨绛,两人单独相处起来,未免还是有些尴尬的。

钱钟书出远门时,没有给杨绛写信的习惯。他习惯于写日记,待到回家见了杨绛以后,将厚厚一大本日记交给她慢慢看,这是属于两个人之间特有的浪漫。

然而费孝通不懂钱杨两人之间的浪漫,他默默观察了一阵子,发现钱钟书从来不往家里寄信。心里默默推测,以为钱钟书没有邮票。

于是费孝通从自己行李里找出一沓邮票,递给钱钟书,好让他往家里寄信。

钱钟书盛情难却,同时又不免觉得两人之间的这种行为有些好笑,于是他借着《围城》里赵辛楣和方鸿渐说的话调侃道:“我们是‘同情人’。”

虽然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特殊”,但是费孝通对钱钟书还是十分关照的。

钱钟书在出发前新买了一双皮鞋,没成想刚下飞机,鞋跟就脱落了。他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手里头又没有外币,去哪里买一双鞋呢。

费孝通对外交涉比较多,手里头常备些外币,以备不时之需。他看见此状,果断借了些钱给钱钟书去修鞋。对此钱钟书十分感激,对费孝通的为人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1998年,钱钟书与世长辞。失去女儿又失去丈夫的杨绛一度陷入悲伤情绪中,难以自拔。“我们仨”如今只剩了她一人形影相吊,实在是令人难过。

费孝通担心杨绛一个人在家待久了烦闷,于是便去拜访她。

杨绛送费孝通下楼时,对费孝通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一句话,算是婉言拒绝了费孝通,也使得两人的感情变得更加纯粹。

无论感情能否进一步发展,费孝通始终还是对杨绛十分敬佩的,每当他出了什么新作品时,总要送给杨绛,让她帮忙修改指正。

有时候费孝通也会派女儿或者是工作人员去探望杨绛,顺便给她去一些小礼物。有一次,杨绛亲自登门感谢费孝通,费孝通十分激动,坚持要留杨绛在家里吃饭。

然而杨绛以家里做好饭为理由推脱,然后便匆匆告别,全程只在费孝通家里停留了二十多分钟。杨绛的这一行为真可谓是将“朋友”贯彻到底,既保留了友谊,又不失礼貌,并且不落人话柄。

或许刚开始费孝通试图和杨绛展开一场《霍乱时期的爱情》,然而费孝通不是阿里萨,杨绛也不是费尔米娜,两人从始至终只有不变的友谊。

但是友谊并不比爱情低廉,或许还能走得更加长远,一场跨世纪的友谊何尝不值得他人艳羡呢?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民国系列之文艺痴男3-费孝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