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信中,手绘了一幅北总布胡同3号的平面图。
梁家住的是一个“两进小四合院,两个院之间有廊子,正中有一个垂花门,大门一侧有棵老树“。梁从诫称那树为“马樱花树”,也有人叫它“芙蓉树”。梁从诫的姐姐梁再冰在她写的文章中曾经介绍过,院中有高大的马樱花树和丁香树。
当时,由于梁思成夫妇的生活环境已经基本稳定,投奔他们的亲戚很多,因此尽管宅子不小,却十分相挤。林徽因在信中诙谐地说:没想到一个“老爷”和一个“太太”,居然会发展出17张床和那么多的铺盖。这17张床的使用者还不包括一名拉黄包车的车夫,现在他仍借住在别人家里,否则,“他只能站在院子里过夜了”!当然,17张床中不能没有梁思成夫妇的。他们的卧室就在林徽因的“私人空间”右边,处于重重床铺围困之中的“一位老爷”和“一位太太”。
而正房里卧室旁边那间最大的屋子,就是有名的“太太的客厅”。
林徽因才华出众、热情好客,她家里自然形成了一个文化沙龙,许多学者、名人都是常客。据女儿梁再冰回忆,妈妈喜欢讲话,而且讲起话来就会滔滔不绝,自然会成为沙龙的中心。
有人对林徽因感兴趣,往往沉溺于林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前的情感纠葛,而忽略了她的才情与傲骨。之前的影视作品记得只有一部涉及的,周迅饰演林徽因、黄磊饰演徐志摩那部《人间四月天》。曾经高晓松想拍《林徽因》,高家曾和梁家在清华大学是邻居,高晓松小时候没少往梁家去玩。当他征求梁再冰的意见时,梁死活不同意,我觉得梁再冰是暗指高晓松不懂林徽因,拍不好反倒给林徽因抹黑,只是不好明说而以。
林徽因作为民国时期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那一批知识分子,既勇于冲破封建藩篱、敢爱敢恨、大胆地吐露新女性的心声,又敢于坚守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与底线,实乃旷世之奇女子也。非那些满脑子商业、为吸引观众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的蝇营狗苟、跳梁小丑之辈能理解的。
环顾四周,眼下的影视圈里还真是挑不出来能饰演林先生的演员来。即便影后周迅来饰演在下觉得还是不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