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观后感

标签:
杂谈 |
清明节晚上,应天天的要求去益友看电影,现场选了一部《忠犬八公》,因为是冯小刚、陈冲主演的。
《忠犬八公》改编自1935年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1987年拍成日本电影,这部我早已看过。
电影的原型为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带到东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门口目送着上野秀三郎出门上班,然后傍晚时分便到附近的涩谷火车站迎接他下班回家。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并没有如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学里突然中风,抢救无效死了,再也没有回到那个火车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实地等着他,直到几年后终死在火车前,后人专门为八公塑像在那里以表纪念。
中国版的《忠犬八公》秋田犬换成了中华田园犬,犬的名字改成了八筒(麻将牌),因为女主人公李家珍(陈冲饰演)是重庆人,爱打麻将 。男主人公陈敬修(冯小刚饰演)是大学副教授,北京人,因为喜欢漂亮的女主人公李家珍留在了重庆任教。
陈教授出差期间捡到了八筒,原本想送给其他人领养(因为夫人不同意养犬),结果陈教授因对领养人要求条件比较高,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一来二去舍不得了,干脆留下来自己养。八筒知恩图报,每天要送陈教授到轮渡站门口,然后叼上教授买的报纸回家,晚上再到轮渡站门口接陈教授。几年下来,轮渡站边的小店老板、帮人挑货的棒棒儿都成了八筒的朋友。然而又一次陈教授出差,突发心梗,没有救过来。八筒仍然每天去轮渡站门口接陈教授,风雨无阻。后来教授家拆迁,教授夫人要跟儿子去北京住,将八筒交给教授女儿代养。八筒为了能去轮渡站,不惜违心在教授女儿家“拆家”。教授女儿不得已将八筒托人寄养到农村去,在去农村的路上,八筒成功的逃脱。
从此八筒成了流浪狗,它仍然每天跑到轮渡站门口去接陈教授,晚上回到教授家的废墟里去过夜。陪伴它的还是轮渡站边的小店老板、帮人挑货的棒棒儿,小店老板看八筒晚上不回家,就给它一份报纸叼上,八筒才回到教授家的废墟里去。十年过去了,教授夫人和儿子回到重庆,在路边发现了正在被人投喂的八筒。八筒最后一次带着教授夫人、儿子来到轮渡站门口,然后小店老板向他们讲述了十年来发生的事情。看八筒还是不走,小店老板又给它一份报纸叼上,八筒领着教授夫人他们回到了家的废墟,只见已经堆成小山的报纸,这些都是八筒十年来叼回来的。八筒躺到报纸堆上,再也没有醒来。
影片后半段挺催泪的,影院里人虽不多,大部分都在擦眼泪。
我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狗狗和人一样,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中华田园犬,比人更执着,有时候会被人称作傻狗,认定了主人,怎么打都不会走的。相对狗狗简单的情感世界,我们人类的情感世界是不是过于复杂了呢?
天天一直想要养一只狗狗,至少是个喵也行。妈妈不让,说养活家里几个人都忙不过来,哪里顾得上养宠物。确实,养宠物需要付出很多辛劳的,天天正在上学期间,现在不养也罢。

要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