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祖国怀抱里》教学设计

(2013-05-29 23:48:45)
分类: 教学设计

《在祖国怀抱里》教学设计

福建省仙游师范附属小学  陈秀琼

教材: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义务教育音乐课本

课题:三年级上册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教材分析:

《在祖国怀抱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旋律流畅,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具有典型的壮族音乐的特点,四度的大跳确立了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音乐进行比较平稳,表现了各族小朋友间亲切的交流;第三乐句是扩充的乐句(2+4),是全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6,并反复,然后又回到与第一乐句相似的结构结束,抒发了各族儿童在祖国的怀抱里快乐、幸福的情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创编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

教学设想:

先进行《音符之家》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看一看、找一找和唱一唱的学习活动中认识和掌握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基本知识,然后学唱《在祖国怀抱里》,让学生在听唱、按节奏读歌词、创编歌词、表现歌曲等学习过程中,学会演唱和表现《在祖国怀抱里》,并享受成功的欢乐。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在祖国怀抱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真情、友谊、欢笑和快乐。

2、能积极参加音符之家的教学活动,认识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

3学会歌唱、对比演唱、讨论、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在说、听、唱等综合艺术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2、掌握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第三乐句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1、抓住音乐形象,深化情感体验。

2、创设互动平台,促进自主学习。

3、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听动联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媒体设计:

演示文稿出示教学目标,播放歌曲《在祖国怀抱里》,再播放相关图片、歌曲内容及重点难点、创编歌词等,最后听赏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随《在祖国怀抱里》的旋律做着各种动作,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即处于感知音乐美之中。(课件播放歌曲旋律《在祖国怀抱里》)。

2、即兴师生问好:

×× ×× ×× ×  ××× ××  ×  0  :‖

(师)我向 你们   问声 好,  亲爱的 同学    们,

(生)我向 你们   问声 好,  亲爱的 老师    们。

(师)我把 歌声   送给  你, 亲爱的 同学    们,

(生)我把 歌声   送给  你, 亲爱的 老师    们。

(师)我把 欢笑   献给  你, 亲爱的 同学    们,

(生)我把 欢笑   献给  你, 亲爱的 老师    们。

【设计意图】通过听歌曲《在祖国怀抱里》旋律做律动和师生问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歌曲之美,并学会了歌曲的基本节奏型。

二、活动《音符之家》

1、看一看

导入语:很高兴又和同学们走进了快乐的音乐课,今天陈老师先带大家到音符之家来看看。(课件展示音符之家画面)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指课件中的全音符或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它叫什么名称呢?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边划拍线边唱出这几个音符。

2、找一找

音符之家现在有几个全音符,几个二分音符,几个四分音符呢?

3、唱一唱

:小音符很调皮,有的在家里,有的跑出来了,谁能把它们送回家?

(个别学生上台点击鼠标,把音符送回家)

教师点击课件,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一边轻轻拍手,一边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唱一唱。

小结:同学们来到音符之家,不仅认识了音符,与它们交上了朋友,还帮助调皮的小音符找到了家,你们真棒!

三、感受与体验---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

导入语:同学们,小音符回家了,它们都在家里欣赏一首好听的歌—《在祖国的怀抱里》,我们也来和它们一起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1、初听歌曲(课件出示歌单)

播放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提问:谁来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欢快的)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一共有几个民族呢?

2、复听歌曲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仔细听听歌曲中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

欣赏不同民族的服饰(播放课件--56个民族大团结、阿佤族、苗族、撒尼族、壮族)

教师再弹唱一遍,唱时突出四个民族,并解释江三木啰:佤族人民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

3、熟悉旋律

1)师:请同学们比较歌曲旋律的前两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课件出示两条由两名少数民族小朋友引出的旋律:(歌曲前两句旋律)

2/4  15  12 523  25 122  12  0

2/4  15  12 523  25 311  31  0

(一、  二句的开头相同,结尾不同)

2)全体学生跟着钢琴用“lu”哼唱一遍旋律。(教师单音伴奏)

3)学生分组自由唱旋律。

4)提问:你觉得唱哪一句有困难?
生自由发言,难点练唱。(节奏、 换气口、音准)

师:同学们看第三乐句有什么记号?怎么反复?

复习反复记号║:  :║及休止符的正确演唱(播放课件)

5)老师弹琴教唱, 两小节一唱,读谱中正确使用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

4、按歌谱的节奏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的歌声引来了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接下来我们按歌谱的节奏朗读歌词,看哪几个民族的小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重点指导第三乐句,比较“快快乐乐”与“欢欢喜喜”节奏的不同和“高高兴兴”与“甜甜蜜蜜”节奏的不同,并指导反复跳跃记号下面歌词的朗读。)

5、学唱歌词

1师弹琴让生加词试唱第一段,重难点指导,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并用不同形式练习。

2师弹琴让生加词试唱第二段,注意:第一段和第二段结尾不同,这是“同头换尾”的音乐写作手法。提示结束句要用跳跃的声音演唱,要唱准一拍,不要拖,表现出少年儿童活泼的性格特征。

3跟录音唱词(播放课件)

4表扬、鼓励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5歌曲处理:引导学生用欢快、悦耳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歌曲的一二句要唱得亲切、自然,表达对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友好,三、四句要唱得激情饱满,感受在祖国怀抱里的幸福与快乐。)

6师生接龙演唱

7男女声对唱一、二两句,全班齐唱三、四两句。

设计意图:以循环渐进的方式及不同的演唱手段学习歌曲,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以练、听、唱、感等一系列音乐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歌曲旋律,从而学会演唱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四、拓展与延伸——歌曲的情感升华

1、改编歌词并演唱

师:同学们,我国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除了你们刚才唱到的阿佤族、苗族、撒尼族和壮族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我们把歌词中的四个少数民族换成黑板上写的这几个民族来唱一唱。

2、设计伴奏形式

师:请你们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要用什么样的动作来为歌曲伴奏?

(可以拍手、拍肩、转手腕等)

3、分组展示

师:请同学们边唱歌曲边用你自己喜欢的动作为歌曲伴奏。先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表演。再请三、四两组同学表演。

4、综合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是那么的快快乐乐、欢欢喜喜,在老师的关怀下是多么高高兴兴、甜甜蜜蜜,让我们全国各族的小朋友一起幸福成长!

(播放《祖国祖国多美丽》的歌曲,学生按顺序自由表演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在祖国怀抱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表现了各族小朋友亲切地交流,抒发了各族儿童在祖国怀抱里快乐、甜蜜的情感。本节课我先进行《音符之家》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看一看、找一找的学习活动中认识和掌握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基本知识,然后学唱《在祖国的怀抱里》,让学生在听唱、按节奏读歌词、创编歌词、表现歌曲等学习过程中,学会演唱和表现本课歌曲,并享受成功的欢乐。

 新课标要求能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培养兴趣,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像相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深厚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2、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我通过“玩”、“听”、“唱”、“议”、“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听”中感受歌曲,在“唱”中理解歌曲,在“创”中表现歌曲,在亲切、和谐、愉悦、平等的氛围中,师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享受音乐、感受音乐、体验真情。

3、在课堂上,我抓住歌曲的“情”和“乐”,让学生多次听赏歌曲,通过听音乐律动,创设情境、看多媒体课件、听教师范唱等环节,边听边解决歌曲学唱中的难点、重点、知识点、情感点,将音乐的理解、表现融入歌曲听赏和学唱中。

4、本节课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节奏、歌曲模唱、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能填词演唱来掌握歌曲。

5、在教学中,通过听歌让学生发现反复记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歌词认识反复跳跃记号。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比较旋律和节奏的异同点,解决了学唱中的难点,使同学们很快学会了歌曲。

6、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在一个平等、融洽、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改编歌词并演唱,让学生讨论设计伴奏形式,并分组展示,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评价手段,使学生更有信心表现自己。

我希望我对音乐教学的拓展与丰富,能使我的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孩子们走进音乐课堂并开始享受音乐、体验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