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孙贵合老师讲座有感——11月读书笔记
(2018-11-18 17:30:18)11月16、17日,我有幸参加了“汤阴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这次培训,孙贵合老师讲的是《运算律》,并在课后和大家分享了多年的教学经验。聆听名师的课,跟名师如此接近,真是心情激动。听着名师对数学课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感觉自己以前的课真是太浅显了,没有一点水平。
孙老师上课很幽默,三言两语就和初次搭班上课的学生拉近了关系。通过词语“朝三暮四”,引出了猴子吃香蕉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早上吃3根,晚上吃4根”和“早上吃4根,晚上吃3根”是否一样?
观察算式3+4=7和4+3=7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得出3+4=4+3,加数交换了位置,和没变。
我们的课往往进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加法交换律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大量练习应用定律。但孙老师的课更注重实践,又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不是同样可以?三位数加三位数是不是可以?小数加小数呢?分数加分数呢?通过学生验证,这些都是可以的,无形当中就加深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孙老师又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乘法有交换律吗?减法呢?除法呢?
接下来,学生开始大量举例。发现在减法中,当被减数和减数相同的时候,结果相同,但反例大量存在,证明减法是没有交换律的。除法也应用了相同的方法验证,同时发现乘法也是有交换律的。孙老师最后出了一道题(
孙老师对课堂把控的很到位,学生的思路牢牢地掌控在他手里,思路全部在跟着老师走。在课后的交流中,孙老师特别强调到,“知识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而当前的教学现状是知识零散化不连续,教师在教学中以训练代替学习,以结果代替过程,以记忆代替思考。好像孙老师提到的这些问题,我的教学中都存在。
数学课堂应该重在让学生多思考,少模仿。作为一名教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用心读懂学生、智慧地读懂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