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遇见孩子,只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5-06-25 13:32:58)
标签:

育儿

分类: 妈妈感言记录点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先知》   

 

 

 

遇见孩子,只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近看完的一本书《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此书是由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的,他们在一所家长咨询机构上班,根据十几年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子女的经验,他们指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我例举了其中三个,希望能和看见此文的家长们一同讨论并学习。

 

 

   你可以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最近我的微信圈子有几位妈妈,每天坚持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控制不对孩子发火,不对孩子歇斯底里,我每天都为她们的成功坚持点赞。其实我自己就是个情绪容易失控的妈妈,妈妈会狮吼功已经在康康的作文里,康康的日记里出现次数不下3次。站在自我的角度,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想着虽然我对孩子发火,不过我心里是很爱孩子的;我利用孩子天性善良,想着即便我现在对孩子发火了但他是不会记仇的,隔夜就很快会忘记的。  

  

    回想现代社会家庭,基于生活和工作存在各式各样的压力,为生计日夜兼程辛苦奔波的你我被复制成千千万万个。会给自己减压的倒还算好,不会的就凭借压力积攒出烦恼,烦恼再添油加醋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怨气,怨天尤人就是这么来的吧!很多时候我和康爸也说起,工作的事情千万别带到家里来说,家里的不如意也千万别带到单位里去,能藏得住的还是得藏,寻找个合适的地方让自己发泄怨气,唱唱歌散散步下下棋,能让自己静下来,而且有时间可以撇开烦恼去认真思考的事。不管是职场食物链还是家庭食物链,往往某些时候非常可悲的事,最最无辜的最最弱小的那个,我的孩子会成为烦恼和怨气的最终受害者。这个很值得反思,也警戒我自己,很多时候孩子一个小小的错误,防不胜防换来一顿暴怒,这之前其实情绪已经被做了很多坏的铺垫。无形之中,孩子遭到惊吓之余,沉默了孤言寡语,委屈了泪流满面。慢慢长大中的孩子,还是没力气来反抗的,顶嘴吗互掐吗?孩子说我不说都让你说总行了吧?等着吧!等到孩子不愿意跟我交流了我才意识到,是不是就迟了?这种裂痕想要弥补起来可是很难的,成熟的年龄,自己都无法在孩子面前控制住情绪,如何来要求我的孩子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所以我每天都乐意也真心,为坚持控制自己情绪的妈妈爸爸们点赞!你们真得很棒!当然我更是为自己加油,我是最应该成为里面的一份子,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很惭愧地说,我亲自读过康这学期的一篇作文《妈妈的爱》,他分成两个部分写:妈妈的爱=温柔型+关怀呵护,这部分孩子写得并不多,至少在我看来,孩子所写的某件事,很多细节描写不到位。着重写的妈妈的爱=粗鲁型+谩骂呵斥,令我佩服的是,孩子这段文字描绘得栩栩如生,不管是动作神情语言,连几个形容词都用得很恰当。确实在面对孩子发火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丑态百出,脸部的狰狞,用词的尖刻。我在想康康的老师读到这篇作文时,一定在感慨这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妈妈?太可怕!!让我最惭愧的是,康康写的结尾:不管怎样,我知道妈妈是最爱我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那一刻我觉得应该在孩子面前找个墙缝钻一钻,冷静面壁去!自己比孩子更孩子气!就为这篇作文,我给康康写过一封致歉信,希望能得到他的原谅,是的!就是原谅,我不用谅解这个词。

 

 

 你把握好帮助孩子的分寸了吗? 前天听了黑丫妈“男孩女孩的差别教育”讲座,讲座结束后,我把讲座稿整理了一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反复看了很多遍。不说对号入座,我已经是很多事上都对上了号,黑丫妈说得有道理,现在教育男孩过于“娘”,男孩该做的往往会被妈妈的爱阻挡。我记得很清楚,应该是康上一年级,我带着他去邻居家。邻居的庭院里种了很多盆仙人掌。说孩子太好奇心作怪,那只手就如着了仙人掌的魔咒,有刺也不怕,就是要伸过去拔一下。当手指还与仙人掌有一段距离的时候,第一反应:大叫“哎哎哎,那个有刺,等下粘到手上弄不下来,不怕疼吗?不能碰啊!”。严格来讲这个属于并不是特别危险的情况,倒不如让他自己碰一下那刺,亲身体验那种疼痛,彻底断了这个念头,今后再也不会主动去触碰。可叹啊!时光是不能倒回的!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可能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身体的伤害,往往把心理创伤都是抛之脑后的,不然发脾气的次数会是很少很少的。我总觉得康康的自我意识比较薄弱,活泼好动总是磕着碰着,两腿淤青不间断。回想起某天我和康在放学后的对话,我:怎么又是这么大块淤青?怎么弄的?康:是徒手攀双杠不小心磕到的,我:比不会小心点啊,疼不疼?没事去爬双杠干嘛?不过接下来康叙述时是很开心的,他说原本他臂力不够,只能徒手攀爬2-3根,不甘心下课了就跑去练,现在终于可以一次性过6根。他是一脸的自豪和满足,是啊!我只关注他腿痛不痛,而他只关注他过没过?其实我是不是更应该夸奖他的坚持不懈,勇敢,努力,不甘示弱小男子汉的精神气概??

 

父母希望孩子平安健康长大这永远都是第一位的,针对康康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这点学校的安全教育平台对孩子的帮助很大,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课程。有意识求生却无能力实施,或者错误的自救,是没有后悔药和时光轮回的。在安全教育平台,康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从防火防电防溺水,如何在地震火宅等等突发情况中逃生,看视频记常识再到最后通过测试。

 

养育男孩妈妈过于细腻的爱应该收敛些吗?我问自己,也问过康爸。我的意见更多让爸爸,刚强果断派的多带带康。这是我目前最奢求的事,希望康爸真得能耐心地多陪孩子,不是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打发孩子。总的来说,帮助孩子要拿捏好分寸,不事事代劳,不事事亲力亲为,不事事都在旁边唠叨指点。事实我的干预是丰厚了我给孩子爱的羽翼,拔光了孩子自我飞翔的羽翅,减少孩子锻炼的机会,剥夺孩子感知接触外在的机会。成长的权利是应该交还给孩子,这点毋庸置疑,因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孩子,他的自理能力,处事能力,应变能力,都超过同龄常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想想自己小时候吧,6,7岁就生火做饭洗衣,能力的锻炼都是爸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不过分呵护下产生的。   

 

 

 你向孩子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了吗? 有责任感,诚实礼貌,有爱心,懂得尊重别人,能感恩,可以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这些良好品格和表现大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养成的,持续传递稳定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明白。一个反面教材,就是我前任老总的儿子,这个孩子很聪明,脑子也特别灵活,自身帅气不说也是人高马大型的。父母总是期盼子承父业,大学毕业好好地跟着父亲学做生意,间接地挑过压在父亲身上的担子。可惜事与愿违,憧憬在现实中一关关被摔得粉碎。每天出入公司,我见到他,小伙子也不爱打招呼,有客户来也不避讳,桌上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平板APPD,再加一部手机,三员大将轮流着玩,眼睛都不带停一下。坐在椅子上,两条腿搁在桌上,脚比头还高.....再多详情也不说了,作为旁观者我真搞不清楚这孩子的爹妈是怎么想的,实在太宠溺,要不就是劈头盖脸地狠狠地骂一顿,骂的时候口不择言,有多难听多伤人的话又像是机关枪似地扫射!在我看来,这个孩子极度缺乏责任感,父亲做心脏支架手术,单位一堆事交给他打理,不去医院照看父亲倒也罢了,不到中午11点公司里见不到这孩子的身影。没有礼貌,基本的尊重也没,饭桌上一大桌的人围着吃饭,这孩子大概是饭里面有石头,就这样吐了出来,有多恶心就有多恶心.......回头观察一下,这男娃的母亲也总喜欢把脚搁在桌上,一天到晚对着电脑玩着麻将盯着股票,母子俩虽说对面对坐着,真正关于家里或者工作的交流很少;这男娃的父亲整天大鱼大肉,即便是为了生意辛苦应酬,东奔西走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每次孩子一有不对,得到的就是一顿“骂肉”!不敢想如果我的孩子将来也这样,真是怎么做人?有多失败?稻子一批批地割,人一代代地传,有哪个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总比自己活得出挑些,哪怕是好一些些?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总能警醒我自己,我的孩子可以成绩不优秀,但是做人起码的道理得懂,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一定要承担起。

 

  能想到都是很容易的,能做到都是有点难的。但不管怎样,有实际动作总比纸上谈兵强得多,先从自我做起,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一个利于孩子将来在社会生存的榜样!

 

 

 

  勉励自己:与孩子相遇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好好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言行举止配得上父亲母亲的称呼,时时提醒自己先做好自己,再教育好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