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赏析

(2017-02-22 06:41:57)
标签:

北宋

金装

定窑

龙首鸡头瓜棱壶

分类: 宋瓷赏析

                       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赏析

                                                                                     作者      陶斋

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赏析
图1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面世,出土文物2499件,引起很大的轰动。出土文物中,有两件采用金银装饰的秘色瓷碗(图2-图3),

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赏析                                 图2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赏析                                  图3
     两碗口沿及足沿均镶有银棱,碗外壁用金银平脱工艺贴了五朵鸾鸟团花纹银溜金饰片(图4),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赏析
                      图4
这两个碗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金银装饰的瓷器。根据出土的《衣物帐》石碑记载,“恩赐”物中有“瓷秘色碗七口,内两口银棱,……”,这就把将瓷器使用银棱的文字记载和实物都提到了唐代。

       用延展性好、价值昂贵的金银来装饰瓷器,可以显示使用者的富有与高贵,广受权贵们的喜爱。这种工艺在唐以后继续得到应用并不断发展。《十国春秋》就有不少五代时吴越国王钱氏向中原政权进贡金装瓷器的记载,比如《十国春秋·吴越文穆王世家》就有:“清泰二年(935年)九月,王贡唐……金棱秘色瓷器二百事…… ”。北宋建立以后,金银装瓷器的制作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吴越备史》记载:“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敬殿,复上金装定器二千事……“,意为吴越国王曾向大宋朝庭进贡金装瓷器二千件。近年来,一些考古发掘证明这些记载是可靠的,浙江省临安市五代吴越国王钱缪母亲水邱氏墓,出土了十几件镶金银扣的晚唐瓷器,河北定州的静志寺与净众院两座塔基出土了数件镶金银扣的北宋定窑瓷器。

       陶斋收藏了一件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图5),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赏析图5
该壶高25.5厘米,喇叭口,壶体呈瓜棱形,圈足,肩部安鸡头形流,配方形龙柄,柄上端的龙口衔于壶口,下端连在壶肩(见陶斋博文:五代定窑“易定”款龙柄鸡首壶赏析)。整壶用鎏金的铜片进行了包装,口沿和足沿装了金扣,壶体满饰缠枝忍冬纹,这是唐宋金银器常见的纹饰,忍冬纹迂回曲折,连续回转,循环往复,气韵生动。忍冬就是金银花,因其凌冬不凋,又称忍冬,象征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缠枝忍冬纹上镶了两只威武的狮子(图6-图7),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赏析图6北宋金装定窑龙首鸡头瓜棱壶赏析图7
两狮呈奔跑状,抬头挺胸,双目圆睁,张嘴怒吼,尾巴上翘,四肢健壯,三肢着地,一肢扬起。狮子在中国被认为是神兽、奇兽,具有超凡的力量。这对狮子的造型具有明显的写实风格,其中一只还是长了一对翅膀的飞狮,这些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用来包金的瓷壶制作精美,胎体轻薄不透光,釉色白中泛黄,是北宋中期定窑鼎盛时期的精品,此时以单色釉为主的宋瓷巳形成端庄典雅、清新质朴、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最爱,但是一些权贵传承了唐代恢宏富丽,恣纵豪放的风气,喜好使用金银器,为了满足这些人的审美需求,就出现了金包瓷。不难看出,包在瓷壶上的金饰使用了复杂的工艺手法,如剪、模冲、錾刻、镂空、鎏金、粘接、焊接等,这些手法的综合应用,取得了惊人的装饰效果。从工艺上看,金装定器是对定瓷的一种深度加工,是宋代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能流传到今天,实属不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