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青花阿拉伯文无档尊赏析

标签:
永乐阿拉伯文无档尊 |
分类: 永乐瓷赏析 |
图1
姑且称为“筒状形座”,高17.5公分,器型像一个线轴,上下有对称的宽折沿,上下直通,呈筒状,圈足,折沿上绘伊斯兰风格的图案和折枝花,器身的纹饰以弦纹为界,分为三个部分,中间凸起的棱脊上绘肥宽的变形莲瓣纹,上下两部份以缠枝花为地,上面书写阿拉伯文字(图2),图2
每一层用同一句阿拉伯文书写两次,中间用团花隔开,上层的阿拉伯文大意是“颂赞归于真主”,下层的阿拉伯文大意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均为古兰经中的重要句子。李辉炳在《青花瓷鉴定》一书中介绍该器时写到:“筒座圆柱形,柱口两端为宽折沿,为增加其稳定性,用时直立,不分上下,可以调换使用。”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该器座有圈足,上下是不一样的(图3、4)。
该器座仿自西亚铜器,其用途至今说法不一,有说是插花用,有说是点烛用,有说是作器座用。既然用途不清楚,其名称就很难确定,馮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一书中称其为“筒形花座”、“盘座”,李辉柄在《青花瓷器鉴定》一书中称其为“筒状形座”。乾隆皇帝曾经在一首诗里称其为“无档尊”,现在这个名字已被多数人接受,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和张浦生(《青花瓷器鉴定》),都称该器座为“无挡尊”。今人裴光辉在《格古日记》中提出,乾隆把“当”误为“档”,流毒至今,《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有“今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陈奇猷集释:“卮而无底,故曰通。当,丁浪反,底也。”故应为“当”。而“挡”是“遮挡”“抵挡”之意,此器跟“遮挡”“抵挡”有什么牵连呢?不通。写为“档”更无稽。“档”,横木也,后引申为橱柜,又演为公文案卷,如“清档”、“老档”(清室入关前的满文档案文件)。那么此器与木头或橱柜、公文案卷有何相干呢?故应为“无当尊”。看来,裴氏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至今此器在不同的书中有不同的名称,还是乾隆爷面子大,多数仍叫“无档尊”。该器胎质细腻,釉水肥亮,制作精细,在中间隆起处接胎,用支圈支烧,使用进口青料,青花发色艳丽,在大陆馆藏仅五件,为永乐青花精品,又载有众多典故,把玩起来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