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时尚美女-----汪友棠仕女图帽筒赏析
作者
陶斋
从成都市的青羊宫往西走,跨过一座雕栏小桥,桥头附近就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古玩城,送仙桥古玩艺术城,三层的主体建筑加上周边的商铺,容纳了1000多家经营各类古玩艺术品的商家,其中包含四川省文物总店和成都市文物商店,把文物商店和古玩市场放在一起,方便了收藏爱好者。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沿河边设了一些地摊,但多是卖的工艺品,要想检漏,可以去旁边杜甫草堂后门附近的草堂古玩市场,该市场每周三和周日上午开市,摊主多是成都和周边县市的商贩,出售他们走乡串户收购来的旧物,品类繁多,总能绐你带来惊喜,吸引了大量的收藏爱好者入市,由于市场人流较大,一些开店的老板,也雇人在市场出货。陶斋在草堂古玩市场淘到过一些东西,其中有一对汪友棠画的仕女图帽筒(图1-图3),
图1
图2
图3
“帽筒,俗称“官帽筒”,兴起于清朝咸丰年间,起初用于清代官员置放花翎顶戴,很快就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人家的常见摆设。帽筒可以反映出我国一个半世纪的民风民俗,成为不少收藏者的最爱。帽筒是成对的,成对的两个帽筒图案是对称的,如果少了一个,价值会大大降低。
汪友棠是清晚民初的绘瓷名家,浅绛彩大师,擅长山水和人物画。该帽筒画了两个在桃花树下,花石丛中的时尚美女,侍女打扮,梳时尚的后髻,贴簪花,掛耳墜,上身着交领衫,领囗和袖囗镶有花边,下穿长裙,拖曳至地,一女肩披黄色锦巾,一女腰系掛翡翠吊坠的宫绦,正端着水果款步姗姗而来,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美女与桃花交相映照,正合帽筒所题“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意,“人面桃花相映红”是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一句,全诗是: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画家用极圆润匀称的细线勾出人物的脸部、眉毛、眼睑、发丝,描绘衣纹极富动感,用色艳丽又不失典雅,表现出弯眉细眼,樱桃小嘴,长颈削肩,杨柳细腰,纤瘦柔媚的清末时尚美女的典型形象(图4),
图4
正是当时民风民俗的一个生动写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