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吉州窑酱釉褐彩荷莲纹提梁壶赏析

(2014-09-19 13:36:18)
标签:

吉州窑

褐彩

提梁壶

分类: 元瓷赏析
              元吉州窑酱釉褐彩荷莲纹提梁壶赏析
                                                                  作者         陶斋
 
 
由于外族的入侵,宋代曾经发生过三次人口大南迁,南迁人员中有磁州窑的窑工,他们把磁州窑的釉下彩绘技术带到了南方的吉州窑,使吉州窑逐渐掌握了釉下彩绘技术,生产了大量的釉下彩绘瓷。与磁州窑的彩绘瓷相比,吉州窑的胎含铁较少,不用施化妆土,直接在浅米黄色的胎上画彩,然后再罩釉,入窑烧成后,浅米黄色的胎和褐红色的纹样更加相近融洽。吉州窑的彩绘图案装饰形式更明显,构图平衡对称,图案造型简练,笔意挥洒灵动,体现了南方秀丽和细致的特点,艺术价值较高,由于传世品较少,所以弥足珍贵。
陶斋收藏了一件元代酱釉褐彩提梁壶(图1,图2),元吉州窑酱釉褐彩荷莲纹提梁壶赏析图1元吉州窑酱釉褐彩荷莲纹提梁壶赏析图2
高37.5公分,曲流,圆弧形高提梁,平顶,鼓腹,近底处渐收,浅圈足,平底无釉,装嵌入式壶盖,盖上带塔形纽。大型提梁壶最脆弱的地方是梁与壶的结合处,聪明的窑工为了增加强度,加装了一个连接樑,连接樑与壶的连接面增加了一倍,连接樑与圆弧形提梁的连接面也增加了不少,既美观,又提高了壶的强度。壶身和壶盖饰荷莲、慈姑纹,壶顶饰一圈卷草纹,使用了一种少有的酱釉留白加褐彩的工艺,即先在胎上施酱釉,釉干后用刀剔刻出莲花、荷叶、慈姑草等纹饰,有纹饰的地方就剩下胎呈浅米黄色,再在留白处用色料画出花瓣和叶脉,施透明釉(仅在留白处)后入窑烧成。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了酱地留白和白地褐花两种工艺,色调对比鲜明,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强烈的装饰性,加之制作精细,这把提梁壶堪称元代吉州窑褐彩瓷器的精品。
提梁壶的器型或许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提梁盉(图 3),元吉州窑酱釉褐彩荷莲纹提梁壶赏析              图3 青铜器提梁盉
现存最早的瓷质提梁壶是宋代耀州窑制作的(图4 ),元吉州窑酱釉褐彩荷莲纹提梁壶赏析                        图4 宋耀州窑青瓷提梁壶(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大型的提梁壶由于梁的强度问题,往往用铜或者铁来制作,日本从18世纪开始大量仿制我国唐代的铁质提梁壶,过去二百年间非常普及,民间移留不少,近年大批销往国内。传说苏东坡晚年弃官来到宜兴蜀山地区,受房樑的启发,经过数月的精工细作,打造出一把紫砂壶,非常别致,苏东坡给它起名叫“提梁壶“,可能受这个传说的影响,近年各种紫砂提梁壶很火(图 5)。元吉州窑酱釉褐彩荷莲纹提梁壶赏析                 图5 当代紫砂壶《北瓜提梁》,葛岳存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