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0多年前的“窃听器”---茧形壶

(2014-06-29 14:39:47)
标签:

战国

茧形壶

陶文

分类: 其它陶瓷赏析

         上世纪末,常去武汉出差,工作之余爱去汉口香港路古玩市场,香港路古玩市场属于公办性质,全名叫武汉市文物监管品市场,位于汉口香港路西一座带四合院的两层楼房里,固定商家有数十家,以卖瓷器、玉器、杂项为主,卖钱币、邮品、青铜器、木器的较少,武汉民国时期拥有九省通衢的地位,经济比较发达,多有殷实之家,市场里民国瓷器比较多,常见珠山八友的作品,我在这里也买了一些民国瓷器,这个市场最值得逛的是周六地摊,每逢周六,武汉周边地区和邻省的古玩买卖人云集香港路地摊,本地开店的老板、收藏爱好者也趋之若鹜,前者想多进点货,后者总想淘到自己心仪的东西,不像北京潘家园和报国寺的早市,香港路地摊要6点过才开门,由于地方比较小,十分拥挤,当时武汉流行收藏晚清民国的人头罐,人头罐的卖价比周边要高,有不少外地的古玩商把人头罐倒来武汉卖,买的人也不少,满场都是人头罐,形成一大风景。又是一个周末,我们早早出发,来到香港路古玩市场,固定商家多未开门,后院的地摊早已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在市场上又见到上次刚认识的安徽小朱,他的摊上有一灰陶的茧形壶,上面刻有17个陶文,东西是开门的战国东西,要价不高,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我将这个茧形壶收入囊中。2000多年前的“窃听器”---茧形壶图1战国带陶文茧形壶2000多年前的“窃听器”---茧形壶图2壶口部2000多年前的“窃听器”---茧形壶图3壶圈足2000多年前的“窃听器”---茧形壶图4壶侧面
该壶形状像蚕茧,故名茧形壶,也有称鸭蛋壶的,此壶高15公分,长19公分,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椭圆状满刻平行的线纹,壶身刻有四行17字铭文,战国时期是古代陶铭文发展的高峰期,当时民间流行“物勒工名”的习惯,绝大多数陶文是陶工用陶玺在陶坯上直接印成的陶文工匠名记,极少这样用尖状工具在陶坯上刻画的文字。2000多年前的“窃听器”---茧形壶                                               图5陶文拓片

         该陶文笔力深刻,运笔圆润,左右对称,横平竖直,严紧工整,是很好的书法作品,多数字可以译出来,但要弄清其含义,不是容易的事情。据考证,茧形壶最初产生于秦国,秦军行军打仗时,兵士们不仅要带着兵器,还要携带粮草和饮水,茧形壶便是必带的工具,既可以盛水,也可以盛酒,携带也还方便。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争霸称雄,常年征战不断,战场上,把空的茧形壶深埋地下,将耳朵贴在壶口,可以监听远处敌方骑兵的马蹄声,以此推测敌军的动向,茧形壶又成了2000多年前最古老的“窃听器”。

     茧形壶盛于西汉,曾传到朝鲜,唐时有青白瓷的茧形壶,唐以后就绝迹了,清代乾隆皇帝偶然得到一只黑陶的茧形壶,甚为喜欢,为之题诗一首并命人刻在壶上,此壶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2000多年前的“窃听器”---茧形壶图6台北故宫藏乾隆御题诗茧形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