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同事问我有关aesthetics
(美学)一词的词源,说是课堂上涉及到,但说不清楚其构成理据。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开始重视词源,这真是幸事!说明我们在进步,过去这方面常常被忽略,严重地被忽略。以致国内尚无一本词源学教程,也鲜见开设词源学课程,从本科到博士层面都躲着词源学走,因为这一领域可以被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使用的材料少,而且未解决的问题又多!我们所谓的科研是哪里人多到那里去,哪里热闹到那里去。不愿走没人走过的路,不愿去冒险。“研究”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要出“成果”。一些无价值的“抄来抄去”被杂志社和出版社像变魔术一样变成有“价值的”
垃圾,作为晋升和成名的工具。其实有些“成果”出来后作者自己都不愿读第二次,就像农民不愿吃自己种的农产品一样,因为他知道这些农产品转了基因,用了农药,没用有机肥。
aesthetics
一词来自希腊词aisthetikos 。今天形容词aesthetic 最初的含义为“sensitive,
perceptive”,其动词形式为aisthanethai, 意思为“to perceive by the sense or by
the mind; to feel”。这个希腊词的构成基于原印欧语的两个词根,一个是awis- ,另一个是dh- (或者dhe-)。
awis- 在拉丁语中的对应形式为au- 或aud- ,意思为“听,听觉”。在awis- 与aud-这两个形式中,aw = au ;s
= d 。可以看出,今天aesthetic中的 aes- 和希腊语aisthetikos中的 ais-
是一回事(忽略元音的变化是我解读英语词汇的一种有效方法)。既然 au- 或aud- 是“听”
,那麽今天英语中的audible,audience,audio,audiogram,audiolingual,audiometer,audiometry,audiophile,audit,auditor,audition,auditory,audivise
等词就与 aesthetic 一词是同源词了。audi- 的意思为为“听”
,那麽希腊人所谓的“感知;敏感”主要就是指“用耳去听,去感知了” 。
另一个词根 dh-
或者dhe- 的基本含义为“to do; to put; to make;to form” 。由于字母 t 与 d
之间存在着通转关系,所以 dhe- = the- 。 这样,就解释了 类似thesis,
hypothesis ,metathesis,prothesis, theme 这样一些词为什么在词源上与 deed,to
put,to make 有关的原因,其中的the- 就是“做,形成”。同时更解释了像 do ,deed ,add ,deem,
doom 等词。比较deem 与theme 两个词我们就更知道辅音框架的作用,这两个词是同源词。分析aesthetic
这个词,把上述的 aes- 与 the- 放在一起的含义就是“由听觉形成” ,-tic 是形容词后缀。三部分组合后的意思就是“感知的”
。后来康德(Kant)把aisthetikos 这个希腊词解释为“the science which treats of the
conditions of sensuous perception”
(有关感官感受状态的科学),由于康德的翻译介绍,这一含义在英语中得到广泛流行。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Baumgarten)给这个词赋予新意思“criticism
of taste”(审美批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美学”,是鲍姆加登使美学成为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独立学科。
一个感觉,那就是希腊人的感觉很重视“听”
,这大概就是音乐的魅力了!
我们用耳朵看世界
听得见岁月流淌
听得见琴弦颤动
听得见叶子一片片落下
听得见鲜花一朵朵凋零!
听得见目光执着
听得见掌声雷动!
听得见历史滚滚而来
听得见枪炮声中万马奔腾!
听得见雪花一片片落下
把沉睡的红梅惊醒
听得见你滚烫的心
更听得见你红红的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