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知识】汉字的形体演变

标签:
对外汉语教师国际汉语教师文化 |
分类: 教学经验 |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汉字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有自己的形体特点。
(一) 甲骨文
(二) 金 文
(三) 大 篆
(四) 小 篆
(五) 隶 书
(六) 简 牍
(七) 帛 书
(八) 魏 碑
(九) 楷 书
(十) 草 书
(十一)行 书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
汉字作为书面符号,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追求“简、明、快”是导致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
同时,汉字的使用频率、社会化程度以及书写材料、工具等的改变也是重要的原因。
下面主要谈材料和工具的变化。
1、书写材料
2、文字工具
三、汉字演变的规律
1、笔画线条化
2、字形符号化
3、结构规范化
4、字集标准化
1、笔画线条化
笔画:有一个形成过程。从甲骨文到篆字的古文字阶段,笔画逐渐形成直笔和圆转两种。隶变以后逐渐形成笔画匀称、线条统一的楷体字的笔画系统。
2、字形符号化
汉字历史上曾经有过“六书”理论,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以便于分析和理解汉字的读音和意义。这种做法不是把汉字作为符号,而是作为表达意义的图形组合来看待。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由来和理性。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字形演变的来龙去脉,从而发现意义的根据。
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这种理性逐渐被破坏和丧失。最大的一次字形系统演变是从篆书到隶书的“隶变”。
“隶变”从根本上打破了古代汉字的理据性。近现代汉字特别是经过了简化的现代汉字,已经彻底打破了楷书所继承的微弱的理据性,就是汉字符号系统彻底地符号化了。
3、结构规范化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汉字逐渐由不规范变得整齐规范、大小一致、造型美观。
这种规范是印刷术发明以来,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解放后经过字形的整理,改变了老宋体,确定了现代汉字的结构体系。中文信息处理的汉字点阵字模技术以及相应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通过电脑激光照排技术的的推动,把汉字规范化的结构普及到千家万户、世界各地。
4、字集标准化
标准化是信息革命带给汉字的新特点。由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发展,促进了汉字“形、音、义、用”各方面的标准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字符集的标准化。
比较重要的是《信息处理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与之相关的有《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表》、《现代汉语通用汉字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15号楼西配楼3层
做对外汉语教师,体验教外国人学汉语的乐趣。
更多关于对外汉语教师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