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物模仿操——小青蛙》教学反思

(2014-04-08 10:15:30)

一、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课堂应适合学生”的课程规律融入“生本课堂理念结合智障学生的身心以及认知规律等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活动空间以互动学习为重点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自编班本教材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八种动物的儿歌及模仿操。本教学内容分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会跟读儿歌,简单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第二课时的主要目标是60%的学生基本掌握小青蛙模仿操的动作要领,A组学生能够背诵儿歌,BC组能跟读儿歌。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智障学生,共有7名由于培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多表现为直接兴趣 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差运动能力差异明显,所以课堂纪律难以保证组织教学难度大。AB组学生学习兴趣较高能够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C组学生则需要辅教教师的帮助进行一对一活动。

四、教学流程

本节课通过听小青蛙叫声——(判断动物名称)——观察小青蛙图片(介绍动物的明显特征)——小青蛙动态图(教学青蛙的两种主要本领)——分解动作要领(简单模仿动物动作)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课堂氛围较好,学生预定目标基本达成。

五、教学反思

1.分层教学,尊重差异。

根据本班学生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内容异要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得到了练习的机会,师生互动和谐,除张钦源外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课堂气氛活跃。

2.围绕课题,结合信息化手段,让学生获得直观信息。

数字资源教学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灵活多变的放映特点和媒体丰富的表现、交互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新颖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的联想思维,丰富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了小青蛙捕虫、跳跃的全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采用个别化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

本节课我在不同的环节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重点关注BC组学生。例如:在教学儿歌时,分别单独辅导了蔡龙、黄欣妍、姚枝彤,虽然姚枝彤不太愿意,但是在教师的鼓励下还是进行了儿歌的跟读训练。在模仿动物操的时候重点关注了于苏甜小朋友,该同学胆子小,上学期基本上不愿意一个人做动作,但是在教师本学期强化训练下,该生有了明显的进步。本节课除张钦源外,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课堂。

4.存在问题:

(1)虽然有一些儿童化的语言,但不多,也不够生动。讲解动作和师生互动交流时语言琐碎,不精练。

(2)课堂组织散乱,虽然有张钦源等同学的不可预测的行为干扰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教者缺乏灵活机动的教学手段,对课堂的把控能力比较欠缺,今后一段时间将强化课堂组织的训练,立争组织有序,调控有方。

(3)虽然有信息化技术手段参与,但利用率不够,而且和教师的示范结合不融洽,没有做到把数字化资源效益最大化。

(4)导入形式虽然多样,但耗时太多,忽视了体育课的学科特点,学生动作模仿练习时间较少,运动负荷较低。今后课堂将合理分配时间,突出技能发展,让学生更多的动起来。

    5.建议:辅教教师常态化参与课堂,最好每节课参与。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八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