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8月8日】未来学校,时代定义;未来教师,你我定义——《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阅读有感

(2019-08-08 16:25:58)

未来学校,时代定义;未来教师,你我定义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阅读有感

暑假静下心来读本书,是件美妙的事;若能这样,读完一本又一本,那将是美妙无比的事!这个暑假,对于我来说,的确美妙,不管是走着走着,听完一本;还是坐着坐着,读完一本;又或者是躺着躺着,读完一本,踩着踩着,读完一本……都极其美妙!其中,读到朱永新教授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时,特别特别得美妙!

朱永新教授在这本书中对未来教育趋势作了一个预判:“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而我们必须“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才不会被淘汰!读后,我认同朱教授的预判,为什么呢?

一、溯历史,知教育形式发展变化之必然

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教师在学校教学,是否天古而有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们都知道《从前的从前没有学校》,最早的教育只是耳提面命,这是原始部落时的前学校阶段。然后到了学校阶段,但这时的教育只针对贵族子弟,如古埃及的宫廷学校,中国古代的成均(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和庠(老者传授劳动经验)只是学校雏形,到了奴隶社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我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夏代的学校叫“序”(设在王都的学校,教射箭)和“校”(设在地方的学校,习武),教育内容都有军事目相关。接着随着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了现代学校,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按照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构建,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这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

当我们追溯我们的学校发展历史,发现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针对少部分以普及人民大众、从随意到规范统一的过程。现在的学校是社会发展到的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形状会不断变化,不可能永远保持当下的样子。随着社会地进一步发展,它的存在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当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时就会被另一种教育形式所代替。所以说,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学校亦如此。

学校会被什么代替呢?朱教授认为是“未来学校”,它的名字叫“学习中心”,从而进入后学校阶段。

二、察现在,知学校教育被替代之缘由

现代学校教育年度,把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全体人的权利与义务,这是历史上重要的革命性事件。但它为什么仍然逃不了被代替的必然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这种效率为先的工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只有身体的高度和床的一样长的人才被允许睡觉,否则比床长的要被砍掉腿脚,比床短的则要被强行拉到和床一样长。

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应当今科技创新高度发展互联网时代的需要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新学习形式的出现,已经为“自由选择课程,自由组织学习团队,自由选择任课教师,随时了解学习进度与知识掌握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一种新的学习空间、新的学习组织形式,已经呼之欲出。

三、展未来,知学习中心发展之趋势

即将取代学校的学习中心又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列表来了解一下。

项目

内容

长什么模样

学习中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既可以是网络型的,也可以是实体型的。没有固定教室,每个房间都要预约;没有以“校长室”为中心的领导机构,更像北上广的创业孵化器;既可以在社区,也可以在大学校园;好未来、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会,也可以是学习中心;没有统一的教材;全天候开放,没有周末、寒暑假,也没有上学、放学时间;没有学制,可以8岁入学,也可以12岁入学;10岁的孩子可以跟70岁的老人在同一个课堂上上课;教师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得道为先,能者为师……从而让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让学习回归生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而不是知识。

谁来学

想学的就来学。有教无类,谁想学,谁就是学生。少年儿童来学,父母 也可以同时来学;少年儿童来学,老年人也可以来学;不同社区、不同城市的学生都可以来学;学习中心,未成年学生就不一定是主流。真正实现有教无类、终身学习。

谁来教

能者为师,谁能教谁教。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会帮助教师更好地从教,未来的教育也会进入“人机共教”的新时代,但教师职业不会消失,也不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教师要学会做智能机器人做不到的事情;需要娴熟地运用智能机器人获取各种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技术,及时分析教育教学中各种案例与问题。未来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是自由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教师会有多种职业形态,一 是传统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仍然会存在,负责教育的“兜底”职责,贯彻国家的意志和教育方针,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和基本内容。另一种教育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会有诸如喜马拉雅这样的民间知识传播平台、史金霞这样的个体性质的“自由教师”,像胡进这样的教师工作室……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师资源。

学什么

以生命为基石的真善美课程。以生命教育为基础,以智识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为必要补充。生命教育课程,落脚点在“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智识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真”,包括大科学和大人文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善”。艺术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美”。以上课程不应该超过学生学习内容总量的50%,其他的是学生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现学生“个性”。充分体现学习内容个人化,我学什么,我说了算,而不是学校说了算;未来学习中心的课程,不再像今天这样,彼此之间有这么多的“墙”;学习内容定制化。

怎么学

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学历重要,学历不重要;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改变大班学习、统一课程、统一难度、统一进度的毛病;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学习时间弹性化与学习空间多元化;学习游戏化;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沉浸式学习;项目制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取代接受性学习;认知外包,方法论学习;通过互联网指导学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学习;学生从知识消费者变成知识的创造者。研究型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的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怎么评价

提倡“学会银行”制度,学分银行,是指面向全未来学习中心的专门管理机构、授证机构、学习成果认证机构与组织体系,以及相应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标准、规范、规则和规定的综合系统。为学生开“个人账户”;学分银行跨越教育五大鸿沟:教育阶段、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学银在线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终身学习档案,保障在线学习顺利进行,学习认证评价、学分兑换与证书发放与建立奖励机制。

父母做什么

王者归来:家庭再次成为“学习中心”:父母 是学习中心的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学习者。教育,不是简单地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成长,不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事情。没有父母的学习,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 成为学习者,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更是未来学习中心最显著的特征。

政府做什么

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划定底线,降低学习难度,从补短板教育走向扬长教育。当裁判员,当采购员:认定合格的学习中心,采购培训机构的公共服务;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平台,采购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提供考试与评价的基本公共服务,“管、办、评”分离。

通过列表,我们从8个方面了解了学习中心,了解了它与现代学校的诸多不同。本质上都指向学习者是中心,体现的个性化与创造化。学习方式将以合作探究为主;边缘化的家庭教育将王者归来;教师将面临巨大挑战——能者为师;彻底打破时空界限、学科壁垒,以学习者为核心,从学习者出发,学自己的感兴趣的、擅长的,从补短教育转化为扬长教育。

四、知趋势,定职业努力之方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学校教育将发展为学习中心。学习中心的应时而生,正是为了培养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人才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更应该因时制宜,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教育的趋势,成为未来教育学习中心需要的教师。为此得努力做好以下准备:

(一)更新理念,端正态度,主动把握教育发展脉博

(二)终身学习,掌握未来教育发展知识

可在阅读中了解“非学校运动”,了解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了解智能机器人、民间知识传播平台、自由教师、课程公司……阅读专著《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大学的终结》《明日之学校》《未来的学校》……了解未来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工作技能,做好准备转变准备。

(三)主动学研,磨练未来教育教师工作技能

如,坚持学习娴熟地运用互联 获取各种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技术,及时分析教育教学中各种案例与问题。

(四)扬长避短,团队合作,努力做一专多能教师

在工作中,可以本学科为中心,尝试与其他学科某些内容、学习方式融合,打破学科教学壁垒;亦可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题,开发与实施综合性特色课程;还可借助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磨练能力,亦或开展课题式研学等。

未来学校,是社会发展的阶段定义,但能否做一个时代需要的未来教师,却由我们自己定义!加油!

 


2019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