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文言文《司马光》教什么和怎样教
(2018-10-22 10:04:05)分类: 实践研究 |
语文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司马光》教什么和怎样教
新入职丁老师首课上了一节文言文教学课《司马光》,听后很有思考。
本文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导读这样说:“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这个导读有三个意思,一是本组文章主要是赞美“美好的品质”,即求我们引领孩子体悟品质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影响孩子。二是学习一种阅读方法——带着问题阅读。三是要理解课文内容和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口语交际是“请教”,肯定是要求要把请教的事情讲清楚,习作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即写一件自己玩得高兴的事,由此可知,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孩子学习把一件事讲明白是核心目标。
《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三十个字就把一件事讲明白了。这正是引导孩子把一件事简单地讲明白的好教材。怎样体现呢?“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当然还得注意“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区别!所以强化的是“自己的话”,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引导孩子读懂文言文基础上进行。
怎样读懂文言文呢?方法很多,最基础的方法是朗读。借助注释,借助插图,借助现代文,借助表演,联结生活实际、相关知识,展开丰富想象,是读懂文言文的多种策略。对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必须从读开始。
第一步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读准读通,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拿到一篇文言文,我们首先是要读准读通。教师范读是基础,我们可以从老师范读切入。第一遍范读在于让孩子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独特之处,老师在范读时,要特别注意“声断气连”的特点,让孩子听后简谈听后感受;第二遍范读可以让孩子重点感知停顿,并请孩子到黑板上画斜线表示。第三遍由孩子自读,注意停顿。第四遍点名孩子读,关注停顿是否正确。第五遍出示标划停顿的文章齐读巩固,第六遍去掉停顿标识齐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反复读,就是遵循文言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原则,为孩子读懂内容打下基础,当然也为了达到背诵目标。
在这个过程,教师可随机点拔生字词读音,关键是读准“持”“弃去”和多音字“没”,引导书写“登”和“众”,结合插图理解“瓮”。生字的学习,并不是所有的都要学,而是在字的读音、字形和理解等方面都各有侧重点。
板书:反复朗读
第二步,学生默读,借助注释等,抓人物关键词,边读边想,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是本单元的另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关于这点,教师必须示范,孩子才能了解什么叫带着问题默读思考,理想课文内容。在这里,我给了一个问题,叫孩子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想想他的意思,如果还是不懂,就借助注释、插图等来理解。接着通过大声朗读有声思考的形式来示范,如大声读“群儿戏于庭”,“群儿”是谁?“戏”又是什么意思?“游戏”,还是“看戏”?“庭”,我学过哪些有“庭”的词语呢?引导孩子学习文言文应该怎样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然后让孩子一边读,一边借助注释,联结生活经验等初步读懂内容。待孩子读完,可以点名交流这时注意引导孩子发现文言文多为单音节词,而现代文多为双音节词,可以编成儿歌或对子等,引导孩子对读,让孩子感知这一特点。
游戏,游戏;戏,戏,戏;
庭院,庭院;庭,庭,庭;
孩儿,孩儿;儿,儿,儿;
跌倒,跌倒;跌,跌,跌……跌,跌,跌,跌倒,跌倒,再跌倒
然后引导孩子抓住人物关键词,理解“群儿,一儿,众,儿”等,再问问孩子是这些孩子分别做了什么事,从课文中哪些知道,再连起来说说这些人的故事。这个过程既是感知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板书:带问题默读,借助注释,借助儿歌,抓关键词,联结生活经验
第三步,图文结合,看图猜文,读懂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感悟人物品质。找出相应的课文插图,让孩子看图说句,如出示第一幅图,请孩子观察后找出对应的句子,接着结合图意,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最后连起来说。为孩子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做好初步准备。
板书:借助插图
第四步,即兴表演,拓展阅读,感悟人物品质,声断气连,感情朗读。即兴表演一般来说老师是导演,老师可以一边读原文,一边用自己的话说意思,孩子做相应的表演。然后再由小组学着演。最后教师采访司马光、众儿、一儿当时的想法,由此感悟人物形象。在采访过程中插入相应的拓展阅读,丰满人物形象。
资料一:
司马光12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司马迟到外地上任,途径陕西,路过秦岭。在经过一个栈道的时候,遇见一条巨蟒,父亲和仆人都非常害怕,不敢上前。这时司马光临危不惧,手持利剑上前,一剑扎进巨蟒的尾巴,巨蟒疼得浑身一震,翻滚到了栈道下深不可测的谷底。
·资料二: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宋史司·司马光传》
资料三:
司马光七岁大大砸缸;十二岁杀巨蟒;二十岁时考中进士,从此便开始步入仕途;为官四十七年却只有田地三顷,甚至在他妻子死的时候,都拿不出葬费下葬。
感情朗读,注意声断气连,有感情。
板书:借助表演,拓展阅读
第五步,引入白话文版课文,让孩子本文白话文与文言文两个版本,感知文言文“言简义丰”和白话文通俗易懂的特点,训练孩子用自己的话生动讲故事。如要讲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又如为了让故事更加吸引人,我们还得把故事讲得具体些、生动些,可以加入一些东西等,然后让孩子动手改编一下故事。接着示范如何讲故事,再讲孩子练习,并讲故事。
板书:借助白话文
第六步,概括学法,感情诵读。
反复读:朗读,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熟读成诵;借助注释、插图、白话文、表演;联结生活;拓展阅读。
关于体悟人物形象和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换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