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进武:唐代孔雀绿釉刻花笔洗微观痕迹鉴定凭证(wj)

(2017-02-18 23:44:38)
标签:

孔雀绿釉

微观痕迹鉴定

鉴定凭证(wj)

刘进武

分类: 《微观鉴定古瓷痕迹》
刘进武:唐代孔雀绿釉刻花笔洗微观痕迹鉴定凭证(wj)
唐代孔雀绿釉刻花笔洗    径4.90cm   肚径8.60cm    高4.60cm 。刘进武微信号liujw789鉴定学生刘钧收藏。孔雀蓝釉在中国历史上特别难烧制,也特别珍贵,目前发现的只是瓷器片出土,这件也是发现的“孔雀蓝釉笔洗”是完整的历史证据。孔雀绿釉一直被体内学界认为明代创烧的,我们民间收藏家是真正求真、务实、探索的精神, 我们论断这一考古新的发现,发现的根据是完全有说服力的。我们把自己收藏的具有唐代器型特征的孔雀绿釉提供证据,请大家看下面最后面的参考资料。下面的唐代稀有金属进口矿料孔雀蓝釉出土的瓷片标本:
 参考资料证据:中国唐代中晚期至五代之际的遗址或墓葬中出土有西亚伊斯兰孔雀蓝釉陶器,迄今已知有福州、扬州、广州、宁波、广西等地的考古资料。这种孔雀蓝釉陶器在非洲东海岸、西亚至中国的一些海港乃至日本都有出土,相关简报多附有研究,顾风、马文宽等曾对这类器物进行综合研究。 参考资料证据:看看唐代孔雀蓝釉的出土的标本证据,我们就能够确定可以说是一次考古突破“的发现奇迹,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世界文明历史,充分证明了伟大的中国在唐朝就能够烧发达到世界第一,唐朝为什么在世界上那么发达?那是因为孔雀蓝釉发达的,中国的历史是烧瓷器发达的历史,烧发达的文明,陶瓷越烧越发达,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创造的奇迹震撼世界!
 论是釉色、造型还是纹饰,这件唐代稀有金属进口矿料孔雀绿釉在我国此前的考古中完整瓷器重要的发现,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唐朝进可以烧造孔雀绿釉的证据。  唐代孔雀绿釉是一种亮釉,其光泽亮丽,具有古瓷器表面的莹润感,施釉厚有蛤蜊光闪闪发光。 具有古瓷器表面的莹润感,施釉厚有蛤蜊光闪闪发光。这样胎土是唐代白颜色的胎土特征,底部分为平底为唐代特征。  灯光下拍摄大小在手中把玩物,唐代的雕刻工艺十分发达符合唐代工艺特征。  近近仔细看才能感觉到开片明显均匀翘皮纹,符合唐代孔雀绿釉开片纹特征,确定为唐代孔雀绿釉。在光线的折射下从白颜色可以变化成为黄色釉颜色,光线越强黄色增加,这是加入稀有金属开片的结果腐蚀,这样的特征是鉴定唐代孔雀绿釉的重要根据。  http://img2.ph.126.net/FJ6FuvNrhtxZlVlLSg8Pmg==/6632003450096268461.jpg
 这件唐代孔雀绿釉刻花笔洗微观放大100倍,这件以天然接近钴石矿为着色剂,白颜色气泡腐蚀特别少现象,偶尔有几个变白的小气泡,以及绿釉上开片上绿料少腐蚀变成白颜色,开片凸出次生物代表时间老化的唐代证据,符合唐代的微观图标本,确定唐代孔雀绿釉特征瓷器。


微观痕迹鉴定:
 
        这件唐代孔雀绿釉刻花笔洗,微观鉴定唐代烧制,符合唐代晚期烧制的稀有金属进口矿料孔雀绿釉精品官窑瓷器。鉴定地址在“全球收藏家微观标本鉴定微信协会”,电子注册凭证查证:http://liujw789.blog.163.com/blog/static/23886005520171188344369身份地址,网上电子保存,符合交易条件。此鉴定作为刘进武微信liujw789微观痕迹鉴定(微鉴)的凭证,鉴定时间2017年2月18日,鉴定人刘进武。
 
全球收藏家微观标本鉴定微鉴股份有限公司(wj)


互联网+微观标本鉴定古代瓷器(鉴定古代瓷器阅读下面内容)

微鉴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制度



参考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华墓中还发现了三件“石雕覆莲座”,均为扁圆形,中间凿圆孔。由于刘华墓被盗,墓内器物均被移动位置,这三件石座的用途不明。待孔雀蓝釉陶瓶发现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两者刚好成套,石雕覆莲座当为孔雀蓝釉陶瓶的底座。原因是,三件陶瓶在刘华墓中作为“长明灯”使用,其本身器形不够稳定,装入燃油后更甚,造墓者为了保持其稳定性而制作了这三件石座。无疑,“波斯孔雀蓝釉陶瓶”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不仅对中外陶瓷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与西亚地区人民通过海路友好往来的实物见证。这些都是历史考证孔雀蓝釉在唐代就已经可以烧造。下面的参考资料可以提供证据:“唐代孔雀蓝釉三鱼龙凤纹大碗附微观照片”。
 唐代孔雀蓝釉三鱼龙凤纹大碗附微观照片
 唐代孔雀蓝釉三鱼龙凤纹大碗胎土特征。考古资料记载:1965年,福建省博物馆(现为福建博物院)在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清理了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三代君主王延钧之妻刘华墓。该墓早年被盗,大部分物品被洗劫一空,只清理出三件“波斯孔雀蓝釉陶瓶”和一组颇有盛唐遗风的陶俑。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三件“波斯孔雀蓝釉陶瓶”,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孔雀蓝釉类器物。其器型硕大、造型独特、釉色新颖,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这三件瓶子,均为小口、长鼓腹、小底,状如竖立的橄榄。其口径和底径均为10余厘米,腹部却有40余厘米,高度近80厘米。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造型,器物稳定性较差。瓶子表面施一种间于蓝、绿色之间的釉色,釉层较厚,学界将此种釉色习称为“孔雀蓝釉”或“孔雀绿釉”。从瓶底的胎来看,其断裂面呈淡红色,质地疏松,可见其烧制温度较低,尚未达到瓷器标准,当为釉陶类器物。然而这三件陶瓶表面装饰有所不同,其中两件在颈肩部附有三个小立耳,上腹壁贴塑三组拱形纹饰,下腹部有一道粗绳状贴塑纹;另一件在颈肩部附有四个小立耳,腹壁环贴四道粗绳状纹饰。)
 http://img0.ph.126.net/mqVsw208Njy7kmgOnkZ2qw==/6631915489165998735.jpg
 这件唐代孔雀蓝釉三鱼龙凤纹大碗微观放大100倍,这件以天然接近钴石矿为着色剂,白颜色气泡腐蚀特别少现象,偶尔有几个变白的小气泡,以及蓝釉上开片上钴料少腐蚀变成白颜色,开片凸出次生物代表时间老化的唐代证据,符合唐代的微观图标本,确定唐代晚期孔雀蓝釉接近钴石矿特征瓷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