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宇宙的太阳系在白天运动
我发现这个图片上部分是这个瓷器的“瓷片”有厚度,绝世珍品。
我发现这个图片上部分是这个瓷器的“瓷片”有厚度,绝世珍品。
釉面的自然风化由绿色变成黄色次生物(气泡标本P1)
釉面的自然风化由绿色变成黄色次生物(气泡标本P2)
釉面的自然风化由绿色变成黄色次生物(气泡标本P3)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251,图229记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翠绿釉,古称浇绿釉,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氧化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釉,需要二次烧造方成。与汉代绿釉不同,其釉质莹透,色泽翠绿,予人鲜妍明快之感。翠绿釉创烧于明初期,嘉靖一朝烧造甚盛,明末清初之际,景德镇的窑场已掌握非常成熟的配方和烧造技术,所出之品,翠色怡人,并成为清代官窑烧造品类之一,在三彩器皿中使用尤盛。唐英《陶成纪事碑》中将其作为仿古釉色之一记载“一、仿浇绿器皿,有素地、锥花两种。”此瓶当属前者。雍正一朝翠绿釉器皿多见盘碗一类,琢器甚少,此为雍正御瓷珍稀之品,甚为难得。瓶造型端庄典雅,线条饱满柔美,胎体轻薄坚致。所施低温翠绿釉清澈晶莹,玻璃质感强烈,丝丝冰裂纹分布其中。底施粉白釉,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251,图229)。我在这里载录《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和唐英《陶成纪事碑》制造翠绿釉的仿浇,但是,清代再仿浇也比不上真正“唐代翠绿釉”自然变化那样美丽!
唐代翠绿釉罐自然釉,气泡完全被腐蚀,已经看不到气泡。能够看到:1、看气泡的腐蚀程度,2、看釉面的自然风化变化,3、看开片长时间自然变化,4、釉面每都有不一样自然风化变化状态。符合这样四种现象我把确定为古瓷器。下面大家可以看到唐代每快有不一样自然风化变化状态,自然风化变化的非常美丽,有的象蛇皮,千年釉变每快不一样,不管是什么颜色釉大自然的风化变成灰白色,简直是大自然自然美丽,大家享受一下自然变化的美丽。
小结:通过对唐代翠绿釉罐的知造型、看纹饰、辨釉质、认窑口、鉴胎质来确定该瓷器为唐代翠绿釉瓷器,提取四个图片标本(O1、O2、O3)可以确定是唐代翠绿釉气泡标本,已经看不到气泡,气泡全部腐蚀。这是唐代翠绿釉的特征,直接用来鉴定唐代翠绿釉瓷器。从这些标本中可看不到气泡,气泡已经全部破损腐蚀变成黄色次生物、证明年代久才有这样的现象。这是判断唐代瓷器的标准。当大家看到这样的气泡变化标本就可以确定是唐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