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欲焚草 》研究”出版

标签:
文化历史 |
http://s12/mw690/003HJEF4zy7fPmx3y1d4b&690》研究”出版" TITLE="新书“《欲焚草
新书介绍
该书为16开本、40多万字,分为《欲焚草 》概述、注译、明朝太常寺正卿胡忻年谱简编、明朝太常寺正卿胡忻家世四个章节。扉页附有已故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国学大师霍松林为胡氏民居的题词。军旅书法家毛选选题写的胡忻格言“世道人心为已任,正直忠厚作根本。”;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教授、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傅小凡先生为本书作序。该书难度最大的“注译”工作由天水市一中高级教师胡筱岩经过3年多年时间研究校注而成。书中涉及人物从神仙、皇帝、古代大臣、普通百姓有记录的有317位,涉及历史事件21件,典故28个,文献典籍6部,明代官制101个。作者经过认真研究和探讨,不但对原繁体字转校成简体字,逐篇进行了说明、注释,也对文做了注解,通过逐句、逐词的注释,让译文更加接近于原著。
《欲焚草 》为明朝太常寺正卿胡忻的奏折集成,包括了他自任山西临汾知县至太常寺正卿期间之全部奏折。该书由西泠印社正式出版。
胡忻,字慕之、慕东,胡来缙之子,天水人,明万历年间(公元1589年)进士,官至山西临汾知县、工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署正卿。为官简政轻刑,庭无积案。胡忻属东林党人,专以上疏揭发宦官结党营私闻名,先后上疏数十章,声震朝野。
万历二十五(1597)年,胡忻以政绩升迁工科给事中时重建三大殿,宦商勾结冒造预算将近百万。他察觉后上疏揭发其奸弊,并自请亲任其事。经稽核检定,终以五十万完工。他在工科任中,论陵寝(皇帝陵墓)、河工(黄河防汛工程)诸工事,陈列条策,尤能切中事宜。后官至太常寺少卿,署正卿,三疏乞请上亲把郊庙,均不获报。且忻为东林党人,为阉所忌,时思损斥。忻见事不可为,于是告归乡里(天水)。
名家题词
罗哲文指出:“天水胡氏民居创建人胡来缙、胡忻父子,都是民代的名臣,著名的爱国团体东林党人成员、陇右名人,为百姓办过许多好事。他们的道德文章、高尚气节,为后人敬仰。胡氏珍藏的圣旨、明木雕胡忻像、《胡氏家谱》、《欲焚草》等文物、文献史料,对研究明史、西北史、天水史都有重要价值。”霍松林曾题写:“天水胡氏代有贤人,其中以明万历年太常寺少卿胡忻最为杰出,为后人留有《欲焚草》四卷,共收录胡忻奏疏九十余章。这些奏疏真实再现了明万历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人民疾病和朝廷腐败,是一件难得的研究明史、特别是西北史珍贵文献。据我所知明清以来,秦人官至九卿者当数胡忻,而敢于为民请命,伸张正义,反腐倡廉,爱国爱乡亦当数胡忻!”
傅小凡在序中介绍,我欣然应允作序,是因为胡家是陇右名门望族,是明清时期天水颇有影响的家族之一。早在洪武年间,居住在凤阳府五河县的胡国用,跟随镇守陕西的指挥使胡德济平定陇右,遂定居于秦州马跑泉,成为秦州胡氏第一代。第五代胡济曾官至户部云南清吏司郎中、奉政大夫。第六代便是南宅子主人胡来缙,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赠中宪大夫。第七代为其子胡忻,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正四品、诰授中宪大夫。明万历年间是历史上比较黑暗腐败并走向灭亡的阶段,那时皇帝不理朝政,太监在民间疯狂敛财致使民怨鼎沸。在这样的环境中,胡忻从县令、太常寺少卿,仍然直言进谏,能够有这样被老百姓称赞的清官实属不易。明朝虽然灭亡了,但朱元璋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使中华民族摆脱了蒙古帝国的统治,走向了民族独立。《欲焚草》内容涉及明万历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工程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后人了解明朝的历史,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提供了真实的材料。家庭需要血脉承继,文化需要薪火相传。古籍如果不研究,前辈的思想、智慧只能被尘封在故纸堆里。我被胡氏后人《欲焚草》研究成果所感动,其详细校对和注解难能可贵,其学术价值不该而喻。
编者感悟
“如蠹芸编走,神游万历明。沙堤循旧迹,谏草注深宵。慨念鹰鹯勇,恒忧狐鼠刁。直声传百载,焚未幸天侥。”这是主要编者胡筱岩,在后记中写自己三年多来夜以继日注释和翻译的写照。胡筱岩是天水市一中高级老师,以化学教学闻名天水,但其深厚的古文功底在译注这本书中显露无疑。90篇古文奏疏中,有宫殿、陵寝、河道等诸多专用知识,仅书中记录的历史事件21件、历史典故28个,文献典籍6部,明代官制101项,人物多达317名,特别是译注既要符合明代史,又要反映原作者在“疏”中的基本事实,为国为民请命的大无畏情怀,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往事如烟
《“欲焚草”研究》一书面世是当前重视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力的表现,也是天水地方文史研究的又一成果。
《欲焚草》自清代康熙年间刻版后,一直被列为禁书,可能是该“疏”对皇帝的劝谏方式和用词近乎“诅咒”。笔者第一次翻阅新出版物的繁体字《欲焚草》,是初识从北京来的胡氏后人——国内著名肛肠病专家胡伯虎先生时,他赠阅一本刚刚出版的该书,让写个新闻在天水本地媒体发表。在简要阅读该奏疏时,笔者便被这位北方“海瑞”所折服。一方面,胡忻写给万历皇帝奏疏的内容事实清楚,请求皇帝解决问题的心情十分紧迫;另一方面,其所用典故和要求解决问题的形容词之尖锐,超出了常人的感情范围。胡忻在多年的奏疏中多用极端的典故以警示皇帝,其中没有一句奉承之词,反而未见万历皇帝的谴责和制罪,说明这位直犯龙颜的“谏官”与高高在上的皇帝,彼此心照不宣,万历帝虽然没有改变朝野腐败的决心和策略,至少有点“惺惺相惜”,明白胡忻是一位“为了谁”的诤言谏官的自信。虽然万历皇帝可能时时处在甜言蜜语的包围之一,至少他能够看出胡忻在为社稷请命的赤胆忠心,因此,胡忻这位谏官也就能够在多次劝谏无望之后主动辞官,回到家乡秦州安享晚年,留下至今仍在的多个明式“四合院”(南宅子)建筑和这一本流传三百多年的奏疏集。
当时,《欲焚草》出版的消息在天水媒体报道后,再次见到胡伯虎先生,他希望能够找一位胡氏后人译注此书,于是胡氏后起之秀的高级教师胡筱岩成为最佳人选。胡筱岩的弟弟胡筱龙曾是2006年度“感动新疆十大人物”之一,他们都是南北宅子胡氏在麦积区马跑泉的一支后人。胡筱岩多年来,在教学之余写古体诗,有着深厚的古文化功底。果然,他在接受该书注解的重任后废寝忘食,边研究明史边翻译,历经三年,数易其稿,终于让这本北方的“海瑞”奏疏,能够以现代人视觉,以通俗易懂的简体字和译文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研究明史和天水胡氏家族史、地方史的重要史料之一,其学术意义更大。
http://s9/mw690/003HJEF4zy7fPmkzT2U38&690》研究”出版" TITLE="新书“《欲焚草
http://s15/mw690/003HJEF4zy7fPmkNhmuee&690》研究”出版" TITLE="新书“《欲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