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自我反思学习
(2014-03-08 19:59:54)
标签:
转载 |
由于学习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涉及不同的学习对象、内容、形式、水平等,因而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并且各种学习的过程及其所需要的条件各有差异。若用单一的模式来解释不同的学习类型,显然是不恰当的。应区分不同类型的学习,探讨各种类型的学习规律,从而促进有效的学习。正因如此,研究者们从不同的学习理论观点和不同的角度出发,划分了各种类型的学习。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由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学习类型:
根基学习结果分类(加涅)——语言知识、之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及学习者的理解程度(奥苏伯尔)——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类(奥苏伯尔)——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跟住学习目标(布鲁姆)——认知的学习、感情的学习和动作技能的学习。
由于内容太多没办法一一列举解释,所以我选择了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奥苏伯尔的根据学习进行方式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进行方式进行分类就是依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将学习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两大类型;根据接受学习的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三类。
(一)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是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经验的直接发现或创造,并非由他人的传授而得。因发现学习中经验来自学习主体自身的创造,故这种学习又叫创造学习。
发现学习的根本特点在于其所得经验是学习主体发现或创造的结果,并非来自别人的传授。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发现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因为对实验室条件下的动物而言,根本不存在经验传授的条件,其经验的获得只能靠自己的发现与创造。但是,人和动物的发现学习在性质与水平上都是有区别的。
就人的发现学习而言,其水平也是不同的,存在着高级和低级之分。一般来说,幼小儿童在其掌握语言以前的学习基本上都属于低级的发现学习。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很难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他们所获得的经验,一般属于感性范畴。这同科学家在其发明创造活动中发生的发现学习有质的区别,因为后者在原则上属于理性经验的获得。
(二)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是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这种学习又叫掌握学习。
接受学习区别于发现学习之处在于主体所得经验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主体的发现与创造。
接受学习也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接受学习主要表现为呆读死记、一知半解;高级接受学习则表现为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等。
(1)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掌握,是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来接受和占有知识,在头脑中构建起相应的认知结构。具体来讲,知识的学习是通过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环节完成的,每一环节又有其特殊的心智动作。知识的学习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2)技能的学习:通过学习或练习,建立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的过程。有心智技能学习和操作技能学习两种。技能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为复杂,不仅包括对活动的认识问题,还包括活动或动作的实际执行问题。不仅要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同时还要能够实际做出动作。技能的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3)社会规范的学习:又称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社会规范的学习既包含规范的认识问题,又包含执行及情感体验问题,因此比知识、技能的学习更为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械的,发现学习是有意义的。这实际上是对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误解。首先,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接受就是有意义的,反之是机械的。同样,发现学习中亦存在着意义和机械的区分。动物通过盲目尝试获得某种经验即属于机械的发现学习,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即属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其次,有人把接受学习说成是低级的,发现学习是高级的,这是错误的。与此相反,有人认为接受学习是高级的,而发现学习是低级的,这同样也是错误的。实际上,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是个体获得经验的两条途径,两者都是在能动反映现实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主动构建而实现的。
在这里我也反思以下自己的学习,我发现现在许多的大学生都是在机械的接受学习,也就是被动地盲目地学习,经常是自己上什么课都漠不关心,上课期间经常做一些无关课堂的事情,更有甚者出现逃课等逃避学的恶劣行为。我们看到到了这些人的缺点,同时也应该思考我们自己身上是否也有这样的影子。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要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主动的发现学习。或者会有很多学生会提出这样的意见,就是觉得有一些与自己相关专业相关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他们会有意义的主动发现学习,可是对一些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或者自己不兴趣的课程他们会机械的接受学习。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很有问题的,因为我认为学校开设的每一个专业的课程内容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推敲和实践证明的。实践是证明真理的唯一途径。大学生的任务的就是学习,既然是有用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的学习,就应该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