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小学关于开展校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2018-04-15 14:44:52)分类: 课题研究 |
汉滨小学关于开展校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促进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升,建设学习、科研型学校,立足学校实际,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总体提高,特制定校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
通过校本小课题研究实践,达到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施的目的。
2.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科课题的研究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
3.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成长具有较大的作用。
二、校本小课题的概念内涵
校本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它依赖于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是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本校化”特征。
校本小课题研究就是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和教育教学实践开始,以敏锐理性的眼光发现需要解决的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发展成长的问题,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三、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步骤
(一)总体思路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按照“立足本校 讲究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秩序的认真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纳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之中,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与新课程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与学科教学改革结合起来。
1.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以教师个人为主体,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
2.每一年为一个周期,年初确定研究课题,校内申报立项;通过一个周期的研究实践,基本能够完成课题实验,解决所确立的研究解决的问题,年末汇总整理并进行结题鉴定。
3.实效性评价。从过程性资料、终结性成果和实质性效果三个方面对各个小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评定。
(二)基本原则
1.倡导“小题大做”,“小题”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小”:切入点小,范围小,内容单一、具体,以此来逐一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做”就是要以科研的方式进行研究,把一些相关、相近的重要问题 “串连”起来,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研究中讲究科学、探索规律、提升经验。
2.低台阶.是指课题的难度要低,通过个人的力量和备课组的协作能够解决。
3. 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开展研究,全力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4.求实效.问题要实,措施要实,效果要实.在研究中,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坚持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
(三)基本步骤
1.确定课题.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惑,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富有意义、带有较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研究题目,以学科备课组或个人为单位,确定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
2.制定主题和研究措施.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校本研修的主题,每个教研组要有具体操作方法指导,确定研究的课题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参与成员,明细课题研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3.组织实施.依拟定的《小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实践.学校将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加强课题研究的引领和指导,通过理论自修、专家引领、主题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积极落实课题研究各项工作。
4.总结反思.在课题研究后期及时收集过程性研究资料进行建档,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并反思得失的成因。
5.成果评定.由学校组织结题。
四、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1.统一思想认识。
要求全体教师要认真认识校本小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筛选课题,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在全校形成一个“全员参与,个个尝试,人人研究”的良好局面,切实走一条“学习——研究——实践——提升——再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路子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合作)解决”的小课题研究探索途径。
2.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肖静
副组长:袁静、梁言
课题研究负责人:陈江楠
成员:吴小红 吴仁平 付媛 谢贤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教导处), 教导处成员负责日常工作。
1.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领导、指导、实施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
2.加强对研究骨干和实验教师的培训。
3.为了保证课题的正常开展,学校组织召开小课题研究讨论会,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使一个个问题更加明朗,使研究的思路更加清晰。
4.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
5.切实搞好成果鉴定。课题领导小组将对各教研组实验教师研究情况和进程进行考核,推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并结集编印。
五、研究预期成果
1.提交校本小课题研究工作小结一份。
2.每年提交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有一定学习借鉴价值的研究论文和案例专辑,总结出具有指导性和推广价值的经验。
3.建立小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小课题研究探索,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型”教师和“骨干教师”。
4.收集整理我校小课题研究成果系列材料。
5.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5.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